文档详情

信息不对称的危害及对策分析 .pdf

发布:2025-03-18约5.3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不对称的危害及对策分析--第1页

信息不对称的危害及对策分析

摘要:文章对信息不对称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做了简要概述和分析,又对信

息不对称的危害做了分析,对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策略提出见解。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信息;危害;对策

信息不对称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甚至可以说任何

经济活动中都蕴含着信息不对称问题。

1信息不对称概念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双方对于交易对象的内容所拥有信息不相等

的一种经济现象。一般而言,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关于交易物品的信息,用一句俗

话说就是:买方没有卖方精。但相反的情况也有可能存在。

30多年前,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

克尔斯·彭斯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理论。该理论认为:市场交易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

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

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

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

的一个固有特征,要想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政府应在市场体系中发

挥强有力的作用[1]。这一理论为很多市场现象提供了解释,如股市沉浮、就业抉

择、信贷配给、商品促销、市场占有等。并成为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广泛应

用到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金融市场等许多领域。

2信息不对称的几种表现

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来自不正当或不规范的市场竞争行为,我

认为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客户对经营方或某种产品存在主管偏见。2008年暑假在北京古玩市场调

研时发现,不少客户买东西先问卖主是哪的人,卖主的身份极大地影响着交易成功

与否,而不仅仅在于看商品的质量、价格怎么样。在其他行业中也存在着类似的

信息不对称的危害及对策分析--第1页

信息不对称的危害及对策分析--第2页

问题,客户仅凭自己对企业的名称,商品名字,或者对售货员的好恶,来判断商品质

量的好坏。这样也就造成了买方因为自己的知识背景和主观偏见对交易对象形成

了信息不对称。

②市场欺诈。市场欺诈是非法经营者借助于市场的便利条件或手段,以获取

非法利润为目的的一种非法行为。当一种优质商品打开市场销路后,非法商人就

会利用这一商品的社会效应与大众的消费心理,制造伪劣假冒产品进入市场。这

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如果我们去小商品批发市场,谎称自己要批发商品,

对老板说想批发舒肤佳香皂时,老板就会问要真的还是要假的。购买其他产品,进

入其他市场时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事情。市场欺诈是一种非法的行为,伪劣商品

往往给客户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危及生命。

③市场侵权。市场中的侵权行为不同于市场欺诈,有时侵权者本身并不一定

持有欺诈的主观动机。侵权者把他人的成本在市场中内化成自己的成本,可以为

侵权者带来受益。例如采用近似商标,侵权者通常做出使人误解或者混淆的市场

表示来增加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例如,模仿“阿尔卑斯”品牌的“阿尔贝其”糖果,模

仿“老干妈”商品的“老干婆”辣椒酱等,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当中屡见不鲜。

④模糊的市场表示。它传递着一种不明确的市场信息,可能对客户产生误导。

目前市场中大量的“标志”、“推荐”产品,借着某些权威部门或推销者的特殊身份和

职业的名义,使客户产生一种“质量保证”的幻觉。例如所谓的免检产品,明星代言

等。医生可以凭借工作之便和病人对他的信任来推销某种药品或保健品,明星利

用其影响力推销日用品甚至药品。国内产品模糊成进口产品的市场表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