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主动脉夹层现代治疗策略.pptx

发布:2016-07-25约1.47千字共6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的现代治疗策略 ;TAAD手术治疗; Bental、Wheat、Cabrol、主动脉全弓置换等,这些手术技术难度大,须在深低温麻醉和体外循环的支持下进行,操作复杂,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高 适应于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一般情况差者无法耐受手术。 30%的TAAD患者无法耐受开放手术 ;杂交手术 ;杂交手术;Ⅰ型杂交;;Ⅰ型杂交;Ⅰ型杂交;;;改良Ⅰ型杂交(1) —主动脉弓去分支+弓部TEVAR ;13;14;15;16;改良Ⅰ型杂交(2) —升主置换+三分支支架植入技术;18;19;20;21;Ⅱ型杂交;J Vasc Surg 2003;37:582-585. Eur J Vasc Endovasc Surg 2009;38:255-261. ;2005年本中心报道2例TAAD,内膜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先行LSA-LCCA-RCCA血管旁路手术,然后将带膜支架植入升主动脉封闭内膜撕裂口,术后随访升主动脉夹层消失,无内漏,1例患者存活7年,1例患者至今已存活9年;2011年本中心报道45例TAAD,内膜裂口位于升主动脉10例,主动脉弓14例,降主动脉近端21例 25例仅行腔内治疗,20例行II型杂交手术 9例发生I型内漏(1例术中死亡,4例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4例植入cuff后内漏消失) 1例发生II型内漏(植入封堵器封闭内漏) 总体技术成功率97.8%,30天死亡率6.7%;;Revascularization;;;;;完全血管腔内治疗;封堵破口,恢复真腔血流,减少假腔内血流 防止夹层早期破裂,挽救生命 促进假腔内血栓形成,降低远期破裂风险 病变之血管未切除,治疗未能彻底;内膜裂口位于升主动脉;2002-2014, 本中心通过完全腔内修复技术共治疗13例内膜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的TAAD 9例急性DeBakeyⅠ型夹层,4例慢性DeBakey Ⅰ型夹层 技术成功率84.6%;内膜裂口位于主动脉弓; 内膜裂口位于主动脉弓远端或降主动脉 2007年本中心报道21例内膜裂口位于主动脉弓远端的TAAD病例, 4例行左锁骨下动脉重建,技术成功率100%,1例术后发生脑梗,假腔内完全血栓形成12例,部分血栓形成9例。术后30天死亡率为零。;病例3:男性,48岁,TAAD 左图为CTA,显示升主动脉假腔内血栓形成 中图为DSA,显示裂口位于 LSA以远10mm, 右图显示降主动脉先植入限制性裸支架,然后植入覆膜支架,再从LSA植入烟??支架;左图为TEVAR完成后造影显示破口被完全封闭,LSA血流通畅 中图为CTA复查显示主动脉真腔扩张良好,无内漏,烟囱支架通畅 右图为CTA复查显示覆膜支架远端很好地套入到限制性裸支架内,主动脉形态正常;;;;;;;;;;;入院时急诊造影;入院第8天急诊造影和TEVAR;;;;A型夹层支架选择—我们的经验;;;患者术后5个月突发胸痛,CTA检查发现支架近端破裂并逆行撕裂,2周后接受开放手术;;TAAD I型杂交手术(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术)已经成为新的标准手术 改良I型杂交(主动脉弓去分支+弓部TEVAR)对于不能耐受传统修复的高危弓部病变患者是最佳选择 改良I型杂交(升主置换+三分支支架植入术)提供了另外一种可选择的新的术式 Ⅱ型杂交(弓部去分支式杂交技术):创伤更小,适用于不能耐受开胸手术的高危患者,已有多家中心经验 完全腔内:仍在探索,未来发展方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