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冲击钻机软石成孔施工技术详解.pdf

发布:2025-03-07约4.24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冲击钻机软石成孔施工技术详解

冲击钻机成孔(φ1800mm以内、孔深40m以内)软石施工技术主要涉

及一系列细致且系统的步骤。以下是对该技术的详细阐述:

一、施工准备

1.场地清理与平整:

o清理施工现场,去除杂物,确保场地平整、无障碍物。

o对松软土层进行适当碾压处理,以满足施工机械进场的要求。

2.施工放样与护筒埋设:

o根据设计图纸及业主提供的控制点,用GPS进行控制测量,定出各桩

桩位,并用铁钎进行标记。

o护筒采用厚度不小于5mm的钢板卷制而成,直径应略大于钻头直径

(如φ1800mm的孔,护筒内径可为2000mm),长度一般为

1.2~1.5m。护筒应埋设稳固,确保其垂直度和稳定性,埋深不小于

1m,且护筒顶端要高出地面不少于0.3m。

3.设备检查与就位:

o检查成孔设备和混凝土浇筑设备是否完好,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

行。

o使用25t或更大吨位的汽车吊将钻机吊起就位,确保孔中心、钻机天

车滑轮前沿在同一铅垂线上。设备安装要做到平稳、对正、基础牢

固,防止钻进过程中基础下沉导致孔斜事故的发生。

二、冲击成孔

1.开孔与钻进:

o开孔时应低锤密击,锤高一般控制在0.4~0.6m,待钻孔达到一定深度

(如护筒下3~4m)后方可正常冲击。

o根据土质软硬情况调整冲程,最大冲程不宜超过4~6m,并应防止空

锤。在软石中钻进时,可采用中等冲程,保持孔壁稳定。

2.泥浆护壁与排渣:

o使用高质量粘土泥浆进行护壁,根据地层地质变化调整泥浆比重,保

证钻进过程中孔壁稳定。

o冲击成孔过程中应勤抽渣,可用泥浆循环泵循环孔内泥浆,使孔内碎

块石及岩渣排出地表。排渣时,可使用带活门的钢抽渣筒进行反复掏

渣。

3.孔位校正与检查:

o在钻进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孔位的垂直度和稳定性,如发现偏斜应立

即停止钻进,采取措施进行纠偏。

o每钻进一定深度(如每12m),应检查一次成孔的垂直度,并使用测

绳测量孔深,核对无误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三、清孔与钢筋笼安装

1.清孔作业:

o当钻至终孔位置时,应循环孔内泥浆以清除孔内岩渣。可在泥浆中加

入适量烧碱,增加泥浆稠度,使孔内岩渣排出地表。之后稀释孔内泥

浆,使其比重小于1.2。

o清孔应确保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50mm(或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方

可停钻、终孔。

2.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o根据设计要求制作钢筋笼,钢筋笼的制作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钢

筋笼应有足够的施工刚度,以保证在浇注混凝土时位置准确。

o钢筋笼安装过程中,要确保钢筋笼的位置和垂直度,避免出现偏斜和

扭曲。可使用吊车将钢筋笼吊入孔内,并对其进行对中控制。钢筋笼

下完并检查无误后,应立即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不应超过规定时间

(如4小时),以防泥浆沉淀和塌孔。

四、混凝土浇筑

1.导管法水下灌注:

o采用导管法水下灌注混凝土。导管应分段拼接,用吊车吊入孔内拼成

整体。导管底部离孔底应保持一定距离(如0.3~0.4m)。

o储料斗的容积要满足首批灌注下的混凝土埋置导管深度的要求(一般

不小于1m)。

2.混凝土质量控制:

o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避免出现断层和夹渣。同时,要控制好混凝

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o在浇筑过程中,应随时用测绳检查混凝土面高度和导管埋置深度,严

格限制导管埋深,预防导管提漏或埋管过深拔不出而出现断桩。

五、施工监测与安全管理

1.施工监测:

o通过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监测钻孔位置,利用电流传感器监测冲击孔深

变化,判断钻机工作情况。

o通过控制终端对以上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展示,并将数据实时上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