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5版思修 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ppt

发布:2018-10-18约1.14万字共9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也表现在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亦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还表现为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香港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澳门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香港问题的由来:“东方明珠”的丢失 香港回归的艰难之路 1、1982年,中英会谈。 2、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3、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香港回归的原因: 1、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2、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3、法律依据——联合声明以及特别行政区 基本法 4、群众基础——渴望回归 台湾问题的昨天: 自古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1)三国时,卫温率领船队达到台湾。 (2)隋朝时,隋炀帝三次派人达到台湾。 (3)元朝时,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 (4)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5)1683年,清兵入台, 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6)1885年,清设台湾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7)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 1945年回归祖国 (8)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从此两岸分离。 海峡两岸的交流 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已经打破(表现) 1979年 两岸停火中央政府提倡两岸直接实行“三通”; 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允许居民到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方面进行交流 1993年,举行“汪辜会谈”; 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2005年3月《反分裂国家法》; 4月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5月亲民党宋楚瑜访问大陆 泉州与金门2003年1月11日首次实现客轮直航 “相逢一笑泯恩仇,把酒言欢话明天” 中国领导人关于创新思想的论述 1978年,引进技术改造企业,第一要学会,第二要提高创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 1984年,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 中国领导人关于创新思想的论述 1995年,江泽民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中国领导人关于创新思想的论述 一是肯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强调的“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二是指出最广大人民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三是号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有所发现,有所改造,有所前进。” 改革创新的意义 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是促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要求; 是个人成才的基础。 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联合声明宣布: 中国政府决定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声明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香港回归祖国以后,设立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那里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 经过我国政府的努力,1997年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 《97香港回归》 后退 紫荆花香莲花开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推进祖国统一包括: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推进两岸合作交流 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