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常见的急性脊髓炎的护理.ppt

发布:2018-10-26约1.85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急性脊髓炎的护理 演讲:骆泳华 目录 病因 病理 临床表现 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 护理 病情观察 健康指导 急性脊髓炎(acute myelitis)是指脊髓的一种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而产生横贯性脊髓损害症状。部分病人起病后,瘫痪和感觉障碍的水平均不断上升,最终甚至波及上颈髓而引起四肢瘫痪和呼吸肌麻痹,并可伴高热,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称为上升性脊髓炎,以下主要介绍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病因 病因未明,可能由于某些病毒感染所致,或感染后的一种机体自身免疫反应,有的发生于疫苗接种之后。有不同的临床综合征,如:感染后脊髓炎、疫苗接种性脊髓炎、脱髓鞘性脊髓炎、坏死性脊髓炎和副肿瘤性脊髓炎。虽然多数患者病前1-4周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症状,但其脑脊液未检出病毒抗体,脊髓和脑脊液中未分离出病毒,故推测可能与病毒感染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病理 炎症可累及脊髓的不同部位,但以上胸髓最多见。病变部位的脊髓肿胀 、充血、变软,软脊膜充血、混浊,脊髓切面灰白质分界不清,可见点状出血。镜下见有软脊膜充血和炎性细胞浸润。严重者脊髓软化、坏死,后期可有脊髓萎缩和疤痕形成。 临床表现 以青壮年多见。病前数天或1~2周可有发热、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等病史。起病急,常先有背痛或胸腰部束带感,随后出现麻木、无力等症状,多于数小时至数天内症状发展至高峰,出现脊髓横贯性损害症状 诊断和鉴别诊断 病史及症状   多青壮年发病,病前两周内有上感呼吸感染症状,或疫苗接种史。有受凉、过劳、外伤等发病诱因。首发症状为双下肢麻木、无力,病变相应部位背痛和束带感,尿潴留和大便失禁。 体检发现   有脊髓横贯损害的表现:   1.早期因脊髓休克期表现为驰缓性瘫痪,休克期后(3-4周)病变部位以下支配的肢体呈现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2.病损平面以下深浅感觉消失,部分可有病损平面感觉过敏带。   3.植物神经障碍:表现为尿潴留、大量残余尿及充盈性尿失禁,大便失禁。休克期后呈现反射性膀胱、大便秘结,阴茎异常勃起 治疗 抗炎   早期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200~300mg或地塞米松10~20mg(溶于5%或10%葡萄糖液500ml中),1次/d,7~10次一疗程。其后改为口服强的松30mg,1/d。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 脱水 脊髓炎早期脊髓水肿肿胀,可适量应用脱水剂,如20%甘露醇250ml静滴,2/d;或10%葡萄糖甘油500ml静滴,1/d 改善血液循环   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500ml静滴,1/d,7~10次一疗程。 改善神经营养代谢机能   VitB族、VitC、ATP、辅酶A、胞二磷胆碱、辅酶Q10等药物口服,肌注或静滴。 病情观察 1.体温、呼吸、循环状况及运动、感觉障碍部位平面和程度, 2.自理能力,排尿、排便状况。 3.焦虑程度、原因。 护理 1.维持呼吸道通畅:协助咳痰,有呼吸困难者,遵医嘱给予氧气吸人,备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物品。   2.皮肤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男性病人阴囊处易发生湿疹,可用康惠尔粉剂,避免损伤皮肤,损伤平面以上忌用热水袋和其他暖具。 3.预防褥疮:使用气垫床,每次翻身、皮肤护理,均需查看病人皮肤有无硬结和颜色改变。每日用温水擦洗感觉障碍的肢体部分。 4.维持正常排泄:做好便秘、尿失禁、尿储留的护理。 5.预防并发症: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经常拍背和坐卧位,帮助排痰。 6.康复护理:保持肢体良好位置,早期介入肢体康复训练和膀胱功能的训练。 7.药物护理:大剂量使用激素时,注意有无消化道出血倾向,观察大便颜色,定期查便隐血。 一般护理 1.室内光线柔和,周围环境安静,避免不良刺激。 2.卧床休息,加用气垫床,保持皮肤卫生及床单位整洁、干燥。一般每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保持良好肢体位置。 3.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吃酸性及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少食胀气食物,鼓励多饮水。 4.鼓励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病情稳定后及早进行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 健康指导 1.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加强肢体锻炼,促进肌力恢复。 2.指导家属病人锻炼时要加以保护,以防跌伤等意外。 3.指导病人及家属制定预防褥疮、肺部及泌尿系感染的计划。 *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