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急性肺栓塞诊治指南介入 .pdf
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2025急性肺栓塞诊治指南介入
急性肺栓塞(AcutePulmonaryEmbolism,简称PE)是一种常见、严重并且具
有高致死率的疾病,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医疗技术和疗
效的提高,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在PE的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2022年急性肺栓塞诊治指南中关于介入治疗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1.介入治疗的定义和目的
介入治疗是指通过血管内手术等操作方法,通过导管将器械引入血管内部进行
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在急性肺栓塞的治疗中,介入治疗主要通过导管技术实施,通
过导管将药物(溶栓药物)或机械器械(导管血栓摘除器等)送至阻塞的血管内部,
以恢复血流通畅并减少肺栓塞的程度。
介入治疗的目的是尽早恢复肺血管通畅,减少或消除血流动力学紊乱引起的肺
循环的负荷,减少血流动力学紊乱和肺泡低灌注所引起的长期并发症以及减少病死
率。
2.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介入治疗适用于以下情况:-症状持续、较重的急性肺栓塞患者,无溶栓治疗
禁忌症;-高危肺栓塞患者,包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休克、体温升高、心包填塞
等;-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未缓解、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显
示低氧、高二氧化碳或肺内和右心室压力测定显示明显异常的患者。
禁忌症包括:-凝血功能异常,如活动性出血、较大的囊性器官破裂等;-严
重的高血压;-颅内出血或低颅压综合征;-严重心力衰竭等。
3.介入治疗的操作步骤
进行介入治疗需要具备良好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下面是常见的操作步骤:
1.皮肤和血管消毒,麻醉局部麻醉;2.经皮穿刺血管,插入导管;3.在血管内进
入到急性肺栓塞血管处,通过血栓摘除器等器械进行血栓清除;4.经过导管注入
溶栓药物,溶解血栓;5.处理并观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血栓超扩张等;
6.操作结束后,适当止血、包扎,留管观察。
4.介入治疗的优点和局限
介入治疗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具有以下优点:-创伤小,创口较小,恢复快;-
操作时间短,治疗效果明显;-无需全麻,适用范围广泛。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然而,介入治疗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并发症,如出血、
血栓超扩张等;-对于部分患者可能不够有效,需要采用其他治疗手段;-操作需
要高度专业技术和经验,操作困难度较高。
5.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介入治疗在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
用前景广阔。预计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治疗手段的多样化,局部化治疗将会得
到更多关注和应用;-精准治疗将会更加重视,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个体
化的治疗方案;-术中监测技术的改进,可以更加精确地了解病变的情况,指导治
疗过程。
结论
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在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2022年急性肺栓塞诊治指南中介入治疗内容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介入
治疗的定义、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操作步骤、优点和局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介入治疗,提高急性肺栓塞的治
疗效果,减少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