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跑技术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途中跑技术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途中跑技术》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必修第一册,高一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以《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中的“途中跑技术”为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途中跑姿势,提高跑步效率,增强身体素质。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环节,使学生熟练掌握途中跑的基本技术,并在实践中运用。
核心素养目标
1.运动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途中跑技术,提高学生的跑步速度和耐力,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
2.健康行为:通过途中跑训练,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身体协调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3.体育品德: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以及勇敢面对挑战、团队合作的品质。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途中跑技术,具体包括以下细节:
-正确的身体姿势:头部正直,眼睛平视前方,上体稍微前倾,保持自然放松状态。
-腿部的摆动与踏地动作:大腿带动小腿向前摆动,膝盖伸直,脚掌踏实地面,用力后蹬。
-手臂的摆动:双臂自然摆动,与身体保持垂直,手腕放松,助力身体前倾。
-呼吸节奏:保持均匀的呼吸,与跑步节奏相协调,避免呼吸急促。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对于途中跑技术的细节掌握和动作协调,具体包括以下细节:
-腿部力量与协调性:学生在跑步时,往往难以做到大腿带动小腿的协调动作,容易造成腿部力量分布不均,影响跑步效率。
-重心控制:学生在跑步过程中,容易出现身体重心过高或过低,导致跑步姿势不正确,影响速度和耐力。
-呼吸节奏与动作的匹配:学生往往在跑步时呼吸不规律,无法与跑步动作有效配合,造成体力消耗过快。
例如,当学生在练习中难以保持正确的腿部摆动时,教师可以通过分解动作,让学生先练习摆动大腿,再逐步加入小腿的动作,以此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同时,通过反复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在实践练习中逐渐克服难点。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必修第一册,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教材可供查阅。
2.辅助材料:准备途中跑技术教学视频,以及相关动作分解的图片和图表,以便于学生直观理解。
3.实验器材:准备跑步计时器、跑步距离测量工具,以及用于辅助训练的障碍物等。
4.教室布置:将教室清空,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行跑步练习,并在教室四周设置安全标志,确保教学环境的安全与舒适。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专业的途中跑比赛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优秀的途中跑运动员在跑步时有哪些共同特点?
-学生观看视频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特点,如:姿势正确、动作协调等。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途中跑技术”。
2.讲授新课(用时15分钟)
-教师通过PPT展示途中跑技术的分解动作,包括身体姿势、腿部摆动与踏地、手臂摆动和呼吸节奏。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每个动作,确保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并跟随模仿。
-教师针对每个动作细节进行讲解,如大腿带动小腿的正确姿势,脚掌踏实地面的感觉,以及手臂的自然摆动等。
-教师强调呼吸节奏与跑步动作的协调性,并给出练习建议。
3.巩固练习(用时10分钟)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组练习,每组由一名组长带领,按照教师讲解的动作要领进行途中跑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动作进行个别纠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技术。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相互观察、讨论,互相帮助改进动作。
4.课堂提问与互动(用时5分钟)
-教师提问:在练习途中跑时,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
-学生分享自己的练习体验和解决困难的方法。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强调遇到问题时要有耐心,通过不断练习和思考来克服。
5.情境模拟与比赛(用时10分钟)
-教师设置一个模拟比赛情境,让学生在操场上进行途中跑比赛。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轮流进行比赛,其他学生作为观众和评委。
-教师观察学生的比赛表现,给予即时反馈和建议。
6.总结与反思(用时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途中跑技术的关键点。
-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师布置课后练习任务,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途中跑技术。
7.教学延伸(用时5分钟)
-教师提供一些延伸阅读材料,包括专业运动员的训练方法、跑步技巧等,供学生在课后自学。
-教师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