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考向12 扩展语句-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地区专用)(原卷版).docx

发布:2024-12-20约4.09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考向12扩展语句

1.(2022·山东潍坊模拟预测)从下列所给六个意象中,任选四个写一段借景抒情的文字。

意象:夕阳、垂柳、石桥、青山、绿水、飞鸟

要求:不超过100字,意境营造合理,能表达某种情感,语意连贯。

2.(2022·辽宁沈阳模拟预测)扩展下面的语句,要求使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并保持原意。(不少于100个字)

秋叶满天飞舞,每一片落叶都是一个生命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

3.(2022·湖南长沙模拟预测)以“雾霭”为话题,扩展语句,写一段描述性文字。

要求:①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字。

一、词语扩展

一般情况下,题目给出几个意象或几个相关的动词、形容词,要求考生运用给出的词语描绘出一种画面,营造一种意境,答题时注意:

首先要看准类型:组词成句型又可分为两种,即“单词型”和“多词型”。组词成句型在审题的时候,要注意两点:①相互对照,看清重点。组词成句型的扩展语句,往往成对出现,一正一反,所以在做题的时候,重点或者在题干中已提出,若没有提出,则扩展的重点在正反对比的那个共有的词中,即两组词的交集。②发挥想象,连词成句。因为命题者所给的是几组词,这就需要发挥想象把几个词之间的关系理清,在连词成句的过程中,想象情境。

其次要看内容,定表达方式,内容不同,表达方式不同。记叙、抒情类要扩展的语句往往带有“人物或事件”注意时间顺序、心理的叙写;描写类要扩展的语句往往带有“场景性”词句,注意空间、时间、心理活动的顺序排列的安排;说明类注意名词性术语或解释性提示,注意空间、时间、事理顺序排列。

二、句子扩展

一般给出一个简单的句子,要求考生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通过添加恰当的修饰成分,或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之内容充实、具体生动。

方法一:添加修饰性词语。选择恰当的形容词、数量词、副词等来修饰中心词,或在句子中添加表示情态、动作的修饰性定语、状语或补语成分。比如第1题,通过添加修饰成分,就使“叶芽”形象化,也让读者明白它是怎么“点缀”“大地”的。

方法二:运用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来描述事物,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简单为丰富。

方法三:运用表现手法。运用衬托、象征、以动写静等表现手法,可以化抽象为具体,突出表达效果,丰富表达内容。比如第2题,通过水乡常有的东西来衬托水乡的路,写出水乡路之美;以鱼之动衬托路之静,动静结合,水乡便有了生气。

三、话题扩展

一般为题目给定一个话题,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进行扩展,这种题型实际上就是微写作;有时试题设定一个情景,或给定一个语句,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还原一个场景;有时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考生能根据所提供的具体的语言环境续写一句话或几句话。

情境型扩展一般是提供一个话题作为扩展中心,并围绕这一话题进行补充拓展,使之明确、饱满,并形成语意完整的语句或语段。这类题在题干中已限定了扩展句的中心,答题时必须围绕这个中心话题去展开,不能另立话题。由于扩展是由少到多,由简单到丰富的过程,因此在确定扩展方向之后,应当合理安排段落层次。可以是总分、总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是类比、递进等内在的逻辑关系;续写部分要与原句、原段衔接自然。可以选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可以借助举例、对比、因果推论等来增强语言表现力。

易错点【01】没有情境。

词语类、句子类只做文字游戏没有意境、观点、情感。

易错点【02】忽略题干中的要求。

如主题的要求、字数的要求和修辞和句式的要求等,无谓的失分。

给下面文句中划线的句子增加修饰成分,使语意丰富并且符合原文语境。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2.根据下面的词语,写一段借景抒情的文字。

要求:①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②不少于100字。

考试后???黄昏???鸣蝉

3.“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观清楚地反映一年之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请参照示例,从“霜降”“大寒”两个节气中任选一个,进行情境式扩展,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90个字左右。

示例:

“惊蛰”(惊醒冬蛰):天雷隐隐,细雨微微。春雷用他那遥远而又多情的战鼓,呼唤那些蛰伏冬眠的小动物。“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惊蛰时节,春催万物,被惊醒的又何止是那些冬眠的动物呢?大地上的一切都呈现出崭新的活力。

4.请你发挥想象,将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两句扩写成散文。

要求:(1)用第一人称。(2)侧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人物感情和景物意境要忠实原诗。(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4)不少于200字。

5.用下面的词语扩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