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第PAGE18页,共NUMPAGES18页
2025年春学期高一年级开校检测
高一地理试卷
2025年2月21日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科学家对“信使号”探测器第三次飞越水星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水星表面有火山活动迹象,以及磁场磁暴等信息,并且在水星超稀薄外大气层中首次发现电离钙元素。下图为太阳系局部图,图中M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美国“信使号”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
A.M B.N C.P D.Q
2.与P、Q相比,地球上生命形成的优越条件是()
①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定
②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
③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④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B2.B
【解析】
【1题详解】
太阳系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月球绕着地球转,是地球的卫星。故图中N、P、M、Q依次为水星、金星、月球、火星,信使号探测器考查的是水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地球和P、Q的光照条件、宇宙环境相似,“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定”、“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是都具有的条件,①③错误;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优越条件主要和地球自身的一些特点有关,即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球表面温度适宜,适于生物生存;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得地球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②④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存在生命现象的条件:地球的自身条件:充足的液态水,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温度范围。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太阳光照比较稳定、行星际空间比较稳定和安全。
2023年4月24日2时到8时,太阳引发了一场特大地磁暴。此次地磁暴来自太阳产生的“冲击波”,其原因之一是由于日冕物质抛射引起。下图示意太阳大气层。完成下面小题。
3.日冕物质抛射()
A.发生在①层 B.发生在①层和②层 C.发生在③层 D.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4.北京时间2023年4月24日凌晨,一场特大地磁暴在新疆克拉玛依引发了绚丽的极光,许多天文爱好者观赏到这一美景。天文爱好者能够观赏到此次极光是因为()
①强劲的太阳风扰动地球磁场和大气层②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弱
③带电粒子流在较低纬被地球磁场捕获④地磁暴引发电离层扰动影响了短波通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3.C4.C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外部圈层,由内到外依次是①光球层,②色球层,③日冕层,日冕物质抛射发生在日冕层,故选C。
【4题详解】
极光是出现于星球高纬地区上空的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是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①正确;而在较低纬度能看到极光,主要是带电粒子流在较低纬被地球磁场捕获造成,③正确;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弱,不利于形成极光,地磁暴引发电离层扰动影响了短波通讯,但不会产生极光,②④错误。故选C。
【点睛】日冕物质抛射是巨大的、携带磁力线的泡沫状气体,在几个小时中被从太阳抛射出来的过程。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释放能量的另一种形式,表现为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从太阳向外抛射一团日冕物质(速度一般从每秒几十公里到超过每秒1000公里),使很大范围的日冕受到扰动,从而剧烈地改变了白光日冕的宏观形态和磁场位形。
下图为小明同学绘制的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他把地球“切成了一块西瓜的形状放在盘子上”。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图中软流层的表述,正确的是()
A.横波不能顺利穿过 B.由坚硬岩石组成 C.岩浆发源地 D.处于上地幔底部
6.其他同学指出小明绘制的示意图存在个别错误,这些错误有()
①地核内部结构划分
②莫霍面的位置标注
③岩石圈的范围标注
④全球地壳的平均厚度
⑤古登堡面的位置标注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答案】5.C6.B
【解析】
【5题详解】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是岩浆的发源地,横波可以穿过,AD错,C正确。由坚硬岩石组成的是岩石圈,位于软流层的上部,B错。故选C。
【6题详解】
图中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的位置标注反了,同时,岩石圈是软流层以上的部分,不包括软流层,②③⑤符合题意。地核内部结构划分以及全球地壳的平均厚度绘制正确。故选B。
【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包括地壳(莫霍界面以上)、地幔(莫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