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209_T 1298-2024 海蜇池塘养殖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3-28约2.32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150CCSB51

DB3209

盐城市地方标准

DB3209/T1298—2024

海蜇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pondcultureofRhopilemaesculentum

2024-12-27发布2025-03-26实施

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09/T1298—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盐城金洋水产原种场提出。

本文件由盐城市农业农村局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盐城金洋水产原种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盐城水产科学研究院、江苏海鑫水产原种场科技有限公司、射阳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昱辰、王会、边力、高立娟、张学师、罗薇薇、陈立飞、俞隽文、马晶晶、陈四清、张天时、朱金超。

DB3209/T1298—2024

1

海蜇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蜇池塘养殖技术的环境条件、养殖设施、养殖管理及收获捕捞。本文件适用于海蜇池塘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536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SC/T2059海蜇苗种

DB32/4043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

3环境条件

3.1选址

场址选择应符合要求,底质为泥质或泥沙质,交通便利。

3.2养殖用水

3.2.1水源

水源充足,进排方便。

3.2.2水质

符合NY5362的要求。盐度15~32;pH值8.0~8.5;水温15℃~30℃;溶解氧≥5mg/L。

4养殖设施

4.1养成池

面积1ha以上,长方形或方形,水深1.5m~5.0m,池底平坦。4.2闸门

池塘排灌设施配套,进、排水闸在池两端相向设置。

4.3防护网安装

沿池边水深0.8m处,安装孔径1cm的聚乙烯防护网,网口高出水面70cm,防止海蜇因风浪或换水推向池边抢滩死亡。在进水口套装40目袖网过滤,进排水口围网需要加固处理,防止海蜇贴网及围网倒伏。

5养殖管理

DB3209/T1298—2024

2

5.1放养准备

5.1.1清塘消毒

在放苗前15d~20d,用生石灰1500kg/ha干法清塘消毒,或漂白粉350kg/ha,加水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

5.1.2进水

放苗前10d,池塘进水60cm~80cm。

5.1.3肥水

5.1.3.1施肥时间

放苗前7d~10d。

5.1.3.2施肥种类

有机肥选用须经充分发酵的鸡粪,无机肥选用尿素、磷肥、复合肥等。5.1.3.3肥水要求

池水呈茶褐色或黄绿色,透明度30cm~40cm。

5.2放苗

5.2.1苗种来源

苗种来源于具有水产资格的企业。

5.2.2苗种质量

应符合SC/T2059的规定,伞径≥1.0cm以上。

5.2.3苗种运输

用双层专用塑料袋充氧运输。每袋注入半袋新鲜海水,密度500只/L~1000只/L。

5.2.4放苗时间

4月下旬至6月下旬天气较好的早晨或傍晚。7月至8月下旬,放苗宜在早晨6点以前、水温较低时放苗。

5.2.5放苗方法

苗种运输到养成池边时,将装苗氧气袋放入养成池中过渡适应10min~20min,然后在上风口将苗种放入池中。

5.2.6放苗密度

4500只/ha~7500只/ha。

5.3水质管理

5.3.1水质管理

DB3209/T1298—2024

3

5.3.2加水

放苗后的15d内,每隔2d~3d加水一次,每次加水30cm~50cm,直至池塘养殖正常水位。

5.3.3换水

放苗15d后开始换水,每隔2d~3d换水一次,每次换水30cm~50cm;放苗30d后,增加换水频率,每隔1d~2d换水一次,条件允许的可每次换水30cm~50cm。

5.3.4尾水处理

养殖池塘排出的尾水,应进入尾水处理系统,外排水质应符合DB32/4043的相关规定。

5.3.5追肥

当水中浮游生物量偏低,水色淡、透明度大时,进行适量施肥,提高海蜇饵料浮游生物量。

5.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