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假山叠石工程施工规程.docx

发布:2025-03-22约4.87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假山叠石工程施工规程

?一、总则

1.目的

本规程旨在规范假山叠石工程的施工流程、质量标准及安全要求,确保假山叠石工程的施工质量,使其既满足景观设计要求,又具备安全性和耐久性。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园林景观、庭院、公园等场所的假山叠石工程施工。

3.引用标准

本规程引用以下相关标准和规范: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

-其他相关行业标准和地方规范

二、施工准备

1.施工图纸会审

施工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假山叠石工程的施工图纸进行会审,理解设计意图,掌握假山的造型、尺寸、材质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对图纸中存在的疑问或不合理之处,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解决。

2.现场勘查

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查,了解场地地形、地貌、地下管线分布等情况。确定施工现场是否具备施工条件,如场地平整、通水通电等。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材料堆放场地和机械设备停放位置。

3.材料准备

-石材选择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石材品种,如太湖石、黄石、英石等。所选石材应质地坚硬、无裂缝、无风化,形状、色泽应符合设计意图。对进场石材进行逐一检查,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辅助材料准备

准备好水泥、沙子、钢筋、铁丝、防腐剂等辅助材料。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沙子应洁净、中砂;钢筋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辅助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齐全,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4.机械设备准备

配备齐全的施工机械设备,如起重机、装载机、挖掘机、叉车、电焊机、切割机等。对机械设备进行调试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能够正常运行。同时,准备好测量工具,如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保证测量精度。

5.人员准备

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石工等。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熟悉假山叠石工程的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使其明确施工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

三、施工工艺流程

1.基础施工

-放线定位

根据设计图纸,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工具,精确测放出假山基础的位置和轮廓。设置控制桩和水准点,以便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定位和高程控制。

-基槽开挖

按照放线位置进行基槽开挖,开挖深度和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机械开挖时,应预留200-300mm厚的土层由人工清理,避免扰动基底土。基槽开挖过程中,如遇到地下水,应及时采取排水措施。

-基础处理

对基槽底部进行平整和夯实,使其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如基底土质较差,可采用换填、夯实等方法进行处理。对于较大的假山基础,可根据设计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基础或灰土基础。

-基础浇筑

钢筋混凝土基础浇筑时,应先绑扎钢筋,确保钢筋的规格、数量、间距符合设计要求。模板安装应牢固、平整,尺寸准确。混凝土浇筑应分层振捣密实,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浇筑速度。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2.假山堆叠

-石材挑选与预排

对进场石材进行再次挑选,按大小、形状、色泽等进行分类。根据假山的造型设计,在施工现场进行石材的预排,确定每块石材的位置和堆叠顺序,确保堆叠效果符合设计意图。

-底层堆叠

从基础开始,按照预排方案进行底层石材的堆叠。底层石材应选择质地坚硬、形状规整的大块石材,作为假山的支撑基础。石材之间应紧密贴合,采用水泥砂浆或石榫进行固定。

-中层堆叠

在底层石材的基础上,逐步向上堆叠中层石材。中层石材的堆叠要注意与底层石材的衔接,形成自然的山势和纹理。每块石材的放置应考虑其稳定性和美观性,避免出现倾斜、晃动等情况。

-上层堆叠

上层石材的堆叠应更加精细,注重表现假山的顶部形态和细节。使用较小的石材进行点缀和修饰,使假山整体造型更加逼真、自然。在堆叠过程中,要不断调整石材的位置和角度,确保假山的外观质量。

-勾缝处理

假山堆叠完成后,对石材之间的缝隙进行勾缝处理。勾缝材料可采用水泥砂浆或专用勾缝剂,勾缝应饱满、密实,表面平整光滑。勾缝颜色应与石材颜色相协调,以增强假山的整体美观度。

3.支撑与固定

-内部支撑

对于较高或体型较大的假山,为保证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