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假山叠石工程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3-22约3.9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假山叠石工程技术规程

?一、总则

1.目的

本规程旨在规范假山叠石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等环节,确保假山叠石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使其满足景观设计要求,营造出美观、稳定且具有艺术价值的景观效果。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园林景观、庭院、公园、风景区等场所内假山叠石工程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

3.引用标准

本规程引用了以下相关标准和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二、术语和定义

1.假山叠石

以天然石材或人造石材经过堆叠、塑造等工艺形成的具有山峦形态的景观设施。

2.基础

为保证假山叠石的稳定性而设置在地面以下的结构部分,承受假山叠石的全部荷载。

3.拉结石

在假山叠石砌体中,沿水平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的拉结石块,增强砌体的整体性。

4.刹石

位于假山叠石顶部,用于调整山石之间高差和增强顶部稳定性的石块。

三、设计

1.场地分析

在进行假山叠石设计前,应对场地的地形、地貌、周边环境、地下管线等进行详细勘察和分析,为假山叠石的布局和基础设计提供依据。

2.立意构思

根据场地功能和景观主题,进行假山叠石的立意构思,确定其形态、风格、规模等,使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表达出特定的文化内涵或艺术意境。

3.尺寸与比例

-假山叠石的尺寸应根据场地大小、观赏距离等因素合理确定,高度一般不宜超过6m,特殊情况需进行专项论证。

-假山叠石的比例应符合自然山水的形态特征,做到自然逼真、比例协调,避免出现比例失调或过于规整的情况。

4.材料选择

-天然石材应质地坚硬、纹理美观、无裂缝、无风化等缺陷,常用的有太湖石、黄石、英石等。

-人造石材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外观质量,颜色、质感应与天然石材相近。

5.结构设计

-基础设计应根据假山叠石的规模、重量及场地地质条件等进行,确保基础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基础形式可采用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桩基础等。

-假山叠石的砌体结构应符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采用合适的砌筑方法和拉结措施,保证砌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对于较高或体量较大的假山叠石,应设置支撑结构或锚固措施,防止其倾斜或倒塌。

四、施工

1.施工准备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施工经验,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施工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现场放线,确定假山叠石的位置和范围,并对场地进行平整和夯实。

-按照设计要求准备好施工材料,对石材进行检查和挑选,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同时,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起重机、绳索、撬棍、锤子等,并进行调试和维护。

2.基础施工

-根据基础设计方案进行土方开挖,控制好开挖深度和边坡坡度,避免超挖或扰动基底土。

-基础钢筋的制作、绑扎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模板安装应牢固、平整,尺寸准确。

-混凝土浇筑时应振捣密实,控制好浇筑速度和高度,防止出现混凝土离析现象。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规定天数。

3.假山叠石施工

-石材吊运

-采用合适的起重机具将石材吊运至施工现场,吊运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石材,避免碰撞和损坏。

-石材吊运至指定位置后,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摆放和调整,确保其位置准确、形态自然。

-假山叠石砌筑

-砌筑前应将石材表面清理干净,洒水湿润,使其易于与砂浆粘结。

-采用坐浆法砌筑,砂浆应饱满、密实,灰缝厚度应均匀一致,一般为20-30mm。

-砌筑时应分层进行,每层高度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300-600mm之间,上下层石块应错缝搭接,避免通缝。

-拉结石应均匀分布,相互拉结,增强砌体的整体性。拉结石的长度应不小于砌体厚度的2/3。

-对于有特殊造型要求的假山叠石,应采用雕刻、拼接等工艺进行精细处理,使其形态更加逼真、美观。

-假山叠石勾缝

-砌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勾缝,勾缝材料可采用水泥砂浆或专用勾缝剂。

-勾缝应平整、光滑,深浅一致,缝宽一般为5-10mm。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