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知识点 .pdf
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
第一节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略
第二节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
一、成本核算对象
一般来说,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的,以产品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小批单件生产产品
的,以每批或每件产品为成本核算对象;多步骤连续加工的产品,以每种产品及各生产步
骤为成本核算对象;产品规格繁多的,可将产品结构、耗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基本相同的
各种产品,适当合并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二、成本项目
企业应当按经济用途和生产要素内容相结合的原则或成本性态等设置成本项目。根据
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企业一般可以设立以下几个成本项目:
1.直接材料
2.燃料及动力
3.直接人工
4.制造费用
【提示】由于生产特点、各种费用支出的比重及成本管理和核算的要求不同,企业可根
据具体情况增设或合并某些成本项目。
第三节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
1.分配率=待分配金额/分配标准之和
2.分配标准:可用产品重量、消耗定额、生产工时等作为分配标准
3.分配额=各项目分配标准×分配率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贷:原材料——××材料
二、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
直接进行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的职工薪酬,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成本项
目;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职工薪酬,按工时、产品产量、产值比例等方式进行合理分
配,计入各有关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项目。
1.分配率=待分配金额/分配标准之和
2.分配标准:可按工时、产品产量、产值比例等作为分配标准
3.分配额=各项目分配标准×分配率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贷:应付职工薪酬
三、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1.含义: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2.分配公式:
分配率=待分配金额/分配标准之和
分配标准:生产工人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直
接成本(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职工薪酬之和)和产成品产量等
分配额=各项目分配标准×分配率
【提示】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选择分配方法。也就是说,企业所选择的
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必须与制造费用的发生具有比较密切的相关性,并且使分配到每种产
品上的制造费用金额基本合理,同时还应当适当考虑计算手续的简便。
3.分配方法:
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和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
配法等。
【提示】分配方法一经确认,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
明。
四、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是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进行的。有两种
归集方式:
1.一般情况下先记入“制造费用”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借方,然后再从其贷方直接转
入或分配转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借方;
2.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小、制造费用很少的情况下,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
算,直接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借方。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顺
序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等。
1.直接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而是将
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
优点:分配一次,计算简单
缺点:分配结果不够准确
2.交互分配法
需要进行两次分配。首先,对各辅助生产车间内部相互提供劳务进行交互分配;然后
再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按对外提供劳务的数量,在辅助生产车间以
外的各个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优点:提高了分配的正确性
缺点:增加了分配的工作量
3.计划成本分配法
辅助生产为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