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生物实验复习专题复习课件【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求资料加微信:gzxxzlk】.ppt

发布:2015-09-21约5.13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复习专题 (自身对照) 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 (条件对照) 给对照组部分实验因素,保证除了要 研究的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完全相同 例2:验证性实验设计已知纯种的粳稻与糯稻杂交,F1全为粳稻。粳稻中含直链淀粉,遇碘呈蓝黑色(其花粉粒的颜色反应也相同),糯稻含支链淀粉,遇碘呈红褐色(其花粉粒的颜色反应也相同)。现有一批纯种粳稻和糯稻,以及一些碘液。请设计方案来验证基因的分离规律。(实验过程中可自由取用必要实验器材。基因用M和m表示) 实验方案 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1)________;(2)________。 实验预期现象:____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 方案一:采用测交法加以验证: (1)首先让纯合的粳稻与糯稻杂交,获取F1杂合粳稻 (2)让F1杂合粳稻与糯稻测交,观察后代性状分离现象。实验预期现象为测交后代应出现两种不同表现类型且比例为1:1。依据测交使用的糯稻为纯合体只产生一种含糯性基因的配子,后代既然出现两种表现型,粳稻(含M)和糯稻(含m,且为mm纯合),则F1中必然产生两种类型配子,即M和m。由此可见,F1中必然含有M和m基因,且M和m这对等位基因在F1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必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最终产生了两种不同的配子,从而验证了基因的分离规律。 方案二:运用F1花粉鉴定法: (1)首先让纯种粳稻和糯稻杂交,获取F1杂合粳稻 (2)F1开花时取其一个成熟花药,挤出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一滴碘液并用显微镜观察。 实验的现象为花粉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实验现象说明F1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含M基因的配子(蓝黑色)和一种含m基因的配子(呈红褐色)。 由此说明,F1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所含等位基因M和m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并最终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配子,从而直接验证了基因的分离规律。 例3:探索性实验设计(03春季高考)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探究光的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出实验的方法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 材料和用品:数量充足的铺有滤纸的培养皿、无菌水、表面消毒过的种子等 方法步骤: ① ② 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① ② ③ 方法步骤: ①向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等量的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 ②将一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 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①有光组萌发,无光组也萌发(或答发芽率差异不显著),该种植物的种子萌发不受光的影响。 ②有光组萌发,无光组不萌发(或答有光组发芽率高于无光组,差异显著),光是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③有光级不萌发,无光组萌发(或答无光组发芽率高于有光组,差异显著),光抑制该种植物种子的萌发。 例4 实验评价与设计为验证“镁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三位同学进行了实验设计,下列是实验的基本思路。请分别指出三个实验思路能否达到实验目的,为什么?再写出你的设计思路。 (1)实验一: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容器进行培养。对照组容器内只盛有蒸馏水,实验组盛有用蒸馏水配制的镁盐溶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并对溶液通气,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 (2)实验二: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栽培在盛有砂性土壤的容器中(砂性土壤肥力均匀,容器符合实验要求),对照组浇以蒸馏水,实验组浇以蒸馏水配制的镁盐溶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 (3)实验三: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栽培在盛有砂性土壤的容器中(砂性土壤肥力均匀,容器符合实验要求),对照组浇以含有植物必需的各种元素的完全营养液,实验组浇以不含镁离子的完全营养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 (4)下面由你进行实验设计,请写出你的设计思路 解答(1)不能 因为蒸馏水和镁盐溶液均缺少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而使两组植物生长均不正常。 (2)不能 因为两组容器内的砂性土壤中都可能含有镁离子。 (3)不能 因为两组容器内的砂性土壤都可能含有镁离子。 (4)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容器,对照组盛有含植物必需的各种矿质元素的完全营养液,实验组盛有不含镁离子的完全营养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