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 案
单 位 : 郧阳医学院药检学院检验系 教 研 室 : 临床生物化学与
分子生物学检验教研室 姓 名 : 丁妍 课程名称 :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 时间 : 2009.02.10
实验名称 可见光光谱分析基本技术(双缩脲法测定总蛋白) 教材选用
双缩脲法测血清总蛋白的原理:凡分子中含有两个氨基甲酰基(-CONH-)的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作用形成紫红色的化合物的方法称为双缩脲法.而蛋白质中的肽键(-CONH-)也能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作用形成紫红(蓝)色的复合物,显色强度与样品中蛋白浓度呈正比,故称为双缩脲法。此法简便,灵敏度不高,但对血浆中总蛋白质浓度测定较适用.分析类型为终点法。
试剂 R1: 双缩脲试剂(双试剂内含酒石酸甲钠作用为溶解CUSO4其中 1为NaOH,2为硫酸铜) R2: 校准物53.6g/L R3:蒸馏水
操作方法:
加入物
B(空白管)
S(校准物)
T(则定管)
R1双缩脲
R2校准物
R3蒸馏水
待测物
1000μl
20μl
1000μl
20μl
1000μl
20μl
混匀后,置37度水浴10分钟,比色杯光径1.0cm.用540nm波长进行比色,以空白管调零,读取各管吸光度数.
4) 计算 T(总蛋白)=T总△A/S校△A*S校(g/L) 参考范围 成人66-88 g/L
5)临床意义:
血浆中总蛋白质浓度增高见:⑴血清中水分减少使总蛋白质浓度相对增高(如呕吐,腹泻,高热及慢性炎症疾病等)。⑵血清蛋白质合成增加(多见骨髓瘤病人,主要是球蛋白增加)。
血浆中总蛋白质浓度降低见于:⑴水盐滞留血液稀释。⑵摄入不足。⑶消耗性疾患(严重结核,肿瘤)。⑷合成障碍(肝功能受损)。⑸丢失增高(如严重烧伤,失血,肾病综合症等)。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6)注意事项: ⑴双缩脲法测总蛋白只能用于血清(血浆)。⑵该方法并非为蛋白质所特有。⑶ 血清胆红素在540nm波长有最大吸收峰,故黄胆标本应作血清空白对照来校正再进行比色。⑷ 高脂血清加入双缩脲试剂如出现混浊可用用乙醚抽提一次后再进行比色。 ⑸静脉滴注大量右旋糖酐的病人血清(浆)使结果明显增高。
7)示范操作及小结
思考题
1光谱分析技术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总蛋白测定的方法学评价教材选用 100μmol/L)
四 操作步骤实验实际操作讲解
加入物μl
B
S
T
R1试剂
1000
1000
1000
校准物
10
H2O
10
待测物
10
仪器波长546nm,比色杯1.0cm。反应温度37.0摄氏度10分钟,得到标准管△A/min和测定管△A/min,计算待测物= 测定管△A/min/ 标准管△A/min*5.55mmol/L
五 实验中注意事项
样本中浓度超过线性,用生理盐水稀释样本。
本试剂盒中含有叠氮钠,勿吞食及接触皮肤和黏膜。
标本采集应尽量在2小时内测定。
六 实验临床意义与小结
正常范围在4.2~6.4mmol/l,血糖结果7.1可确诊为糖尿病。
七 示范操作。
实验名称 血清(浆)脂类及脂蛋白测定 教材选用 H2O2)。在色原性氧受体(如联大茴香胺,4-氨基安替比林偶联酚)的存在下,过氧化物酶(POD)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色素原,生成有色化合物。反应式如下
TG+3H2O甘油+3-RCOOH
甘油+ATP G-3-P+ADP
G-3-P+O2磷酸二羟丙酮+H2O2
2H2O2+4-氨基安替比林+酚醌亚胺+4H2O
四 试剂
五 操 作
主要参数见下表
加入物
测定管
标准管
空白管
血清(μl)
20
标准液(μl)
20
蒸馏水(μl)
20
混合试剂(μl)
2000
2000
2000
混匀,37℃,孵育5min,波长500nm,比色杯光径1.0cm,以空白管调零,分别读取标准管及测定管吸光度。
六 计算
血清TG(mmol/L)=×TG标准液浓度
七 参考值
正常人TG水平受生活条件影响,我国人低于欧美人,成年以后随年龄上升。TG水平的个体内与个体间差异都比TC大,人群调查的数据比较分散,呈明显偏正态分布。营养良好的中青年平均值以去除FG计约0.90~1.10mmol/L,老年前期与老年人平均超过1.13mmol/L,95百分位数在中青年约为1.69mmol/L,老年约为2.26mmol/L。
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对空腹TG水平划分界限的修订意见(1993)是:
TG正常:<2.23 mmol/L(200mg/dl)
增高的边缘:2.3~4.5mmol/L
高TG血症:>4.5mmol/L 胰腺炎高危:>11.3mmol/L
八 临床意义
高TG血症也有原发与继发两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