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 第十六章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巷道掘进工程计划 编制巷道掘进工程接替计划的方法、步骤、原则和注意事项 接续时间留有余地 采面接替:10 ? 15天; 采区接替:1.0 ? 1.5月; 水平接替:1.0 ? 1.5年。 三、采掘计划的表述方法 (一)横道图 是以横向线条结合时间坐标来表示整个工程各工序的起迄时间和先后顺序,整个计划由一系列的横道组成,故称横道图或甘特图,进度计划表。 横道图的优点是简单、直观、明了、易懂。因为带有时间坐标,所以各项工作的施工起迄时间、作业持续时间、工作进度、总工期以及流水作业的情况都能表现得清清楚楚。它对提高管理水平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工 序 循 环 时 间(分)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采煤机向下割煤 13.17 反向割底煤 2.1 移 架 推移机尾 5 移机尾端头支架 3 斜切进刀 3.2 煤机割底煤 4.6 采煤机上行进刀 2.1 推输送机 移机头端头支架 12 上端头作业 下端头作业 设备列车前移 在每天的检修班进行 工作面双向采煤(下行割煤)工序运行序列 (二)网络图 网络图是由若干用于表示工作的箭线和节点组成的,箭线两端的节点表示某项工作的开始或结束,每个节点都有编号,从网络起始节点开始,沿着箭线方向,连续不断的到达终止节点,即可形成网络。 (1) 箭线 箭线用来表示一项工作(又称工序)。 在网络图中,箭线所指的方向表示工作的前进方向,箭尾表示工作的开始,箭头表示工作的结束,从箭头到箭尾表示一项工作的作业流程。 (2) 节点 节点是指某一项工作的开始或结束,在网络图中用圆圈“O”表示。节点表示某项工作开始或结束的符号标志。 初始节点:网络图中的第一个节点称为初始节点,表示第一项工作和整个项目的开始。 (3) 线路 线路是从初始节点开始,顺着箭头指向,连续不断地到达终止节点,这样一系列首尾相连的箭线和节点组成的通道。 在网络图所包含的所有线路中,线路最长的线路称为关键线路,即主要矛盾线。关键线路所需要的时间就是项目的总工期,短于关键线路的所有路线都称为非关键线路。位于关键线路上的工作称为关键工序,其余都称为非关键工序。 绘制网络图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网络图是有向图。按工艺流程的顺序,图形由左向右排列,箭线的方向一律指向右方或垂直,尽量避免使用反向箭线。 (2) 在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循环线路。 (3) 网络图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只能有一条箭线,即任何一条箭线只能代表一个工作。 (4) 网络图中只能出现一个初始点和一个终止点,箭线的首尾都必须有节点,不能出现孤立的节点。 (5) 网络图中箭线的首尾都必须有节点即不允许从箭线的中间引出另一条箭线。 (6) 网络中不能出现双向箭头或无箭头连线。 (7) 网络图中各节点自左向右,由小到大。 四、三量管理 1、三量 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 1)开拓煤量Zd:井田范围内已掘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可采储量。 Zd=(Zog?Zg?Pdd)?C 式中:Zd?开拓煤量; Zog ? 已开拓范围内的地质储量; Zg ? 已开拓范围内的地质损失; Pdd ? 临时及永久煤柱。 如:煤层大巷 — 大巷超过上山位置100m才可将该采区划入已开拓煤量。 集中大巷和石门联系时 — 大巷超过上山位置50m,采区石门掘至上部煤层,该石门采区可列入开拓煤量。 ? 2)准备煤量与回采煤量 准备煤量ZP:开拓煤量范围内已掘出的准备巷道所圈定的煤量。 ZP=?(ZPg?Zg?Zd)C 式中:ZP—准备煤量; ZPg —各采区所圈定的工业储量; Zg —采区内的地质损失; Zd —呆滞煤量。 回采煤量:准备煤量范围内回采巷道和开切眼所圈定的可采煤量。 2、三量可采期计算及规定 开拓煤量可采期(年)=期末开拓煤量/当年计划产量或设计能力 准备煤量可采期(月)=期末准备煤量/当月计划产量或平均月设计能力 回采煤量可采期(月)=期末回采煤量/当年平均月计划产量 一般情况下,三量达到要求,即能达到采掘平衡,且有余地。 三量为概括性指标,不能说明储量分布情况及开采条件,只间接地反映了采掘关系。 某些条件下,不能说明矿井能否正常接替。如可采厚度大的联合布置采区,开拓准备一个采区,三量可达要求,但是不能保证矿井正常接替。 五、采掘比例关系指标及计算方法 1、采掘工作面个数比 采掘工作面个数比=年平均采煤工作面个数/年平均掘进工作面个数 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