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三十年的超级重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填空
《淘金记》是沙汀著名长篇“三记”之中最优秀者。其他为《困兽记》《还乡记》。1940年短篇代表作《在其香居茶馆》
洪深的《农村三部曲》包括《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
现代章回体小说大师:张恨水。
“汉园三诗人”李广田、卞之琳、何其芳。早期白话诗的代表诗人—朱自清,新月派领袖人物闻一多。
穆时英被誉为“中国新感觉派圣手”。
9、左联五烈士:殷夫、柔石、胡也频、李伟森、冯铿
10、臧克家:泥土诗人,《泥土的歌》。
11、南玲北梅:张爱玲和梅娘。
12、何其芳的《画梦录》与曹禺的《日出》芦焚的《谷》一起获得《大公报》的文艺奖金。
13、在“无产阶级戏剧”与“国防戏剧”运动中田汉与洪深是最具影响的代表人物。
14、徐 1943年发表长篇小说《风萧萧》,一纸风行,当年被列为“全国畅销书之首”,该年被称为“徐 年”。此书为他香港创作时期前的代表作品。
15 、孔厥《新儿女英雄传》
16、土改小说代表作—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17、1947年创刊于上海的《诗创造》中的四大核心—杭约赫、唐 、陈敬容、唐祈、后来加入了辛笛。
18、穆旦的《被围者》最能体现中国新诗派的反叛性和异质性。
19、歌谣体新诗创作代表作—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还有张志民的《王九诉苦》、《死不着》李冰的,《赵巧儿》,田间的《戎冠秀》《赶车传》
20、1949年阮章竞的《漳河水》同时写了荷荷、苓苓、紫金英三个妇女不同的婚嫁遭遇。
21、本业从事批评的梁实秋1939年陆续发表过《雅舍小品》。
22、职业剧作家吴祖光的《捉鬼传》宋之的的《群猴》瞿白音的《南下列车》
23、历史剧作者郭沫若的《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南冠草》
24、欧阳予倩的历史剧《忠王李秀成》与《桃花扇
25、阿英的三大南明史剧《碧血花》《海国英雄》《杨娥传》
26、夏衍的《法西斯细菌》(正面描写知识分子的潮流)
27、两名喜剧高手陈白尘、袁俊。
28、杨绛的《称心如意》《弄真成假》被称为喜剧双壁。
讽刺喜剧:老舍的《残雾》《面子问题》
29、革命文学论争的标志、事件
发生在1928年初的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与论争标志着新文学阵营政治分化的开端。自由人第三种人的文艺论战
30、茅盾原名沈德鸿、茅盾是笔名,1927年9月发表第一篇小说《幻灭》时开始使用。
31、沙汀的《法律外的航线》《代理县长》、《兽道》
32、李劼人《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大河小说”
33、钱钟书的《纪念》《围城》
二、名词解释
1、孤岛文学:发生在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期间的上海租界内的爱国主义文艺运动,在党的领导下,郑振铎、阿英、师陀、唐弢、何灵、李健吾等作家利用租界的特殊环境,坚持左联时期革命文学的传统,出版进步文学刊物,有利地鼓舞了抗日意志。
2、中国新诗派:抗战时期大学校园学生中形成的诗歌流派,年青诗人对人生价值与生活苦难极为敏感,同时有机会了解西方现代派,体会到与现代派诗人相似的处境和心境,体验到现代人的孤独感和价值失落感,认为只有现代诗歌才是以真实深刻地表现现代人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追求诗歌的“现代化”和“知性与感性的融合”,带有综合特征。
3、论语派:是指1932年林语堂创办并主编《论语》半月刊后,团结凝聚了一大批早已闻名文坛并富有创作力的散文家,如周作人、俞平伯、老舍、丰子恺等,同时还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作家,他们虽未形成有组织的社团,亦未发表共同声明,但多致力于趣味性、知识性较强又颇平和冲淡的小品文创作,创作路向上接近,因常在《论语》上发表小品文,因此得名。
三、论述题
一、茅盾的艺术成就
茅盾是社会剖析派小说的领军人物,社会剖析派小说注重社会分析和心理结构剖析相一致,社会发展史与性格成长史相统一,史诗性与文学性兼顾互文等特点。
首先,表现在题材的选择与主题的开掘上。他的小说注重题材与主题的时代性与重大性,要求创作与历史事变尽量地同步,自觉地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和“广阔的历史内容”,能反映时代全貌及其发展的史诗性。
其次,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具有突出特色。茅盾更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将人物的行为、情感、心理、个性诸点,加以展开,追求“立体化”的油画效果。他总是从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变化中来突出人物性格及其发展。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又特别注重人物的经济关系及经济地位的变化。他还进行了“人物形象系列”的自觉创造,主要创造了都市社会中的民族资本家与时代新女性两个形象系列。
再次,注重小说叙事结构的营构,采取了“三部曲”的形式,以时间、空间的转移为发展线索,蛛网式的密集结构。
最后,特别注重于细腻的心理刻画,他追求着社会历史的剖析与社会人的心理剖析的统一。不仅努力挖掘与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刻的社会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