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

发布:2025-03-22约8.15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园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1次模拟考试

历史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为1-16题,共48分,第Ⅱ卷为17-20题,共52分。全卷共计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本卷共计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二里头文化中,玉牙璋盛行。在商代晚期四川地区的三星堆遗址中,兼具中原和四川特色的蜀式牙璋成为其核心礼器,且在广西、香港甚至越南北部均有发现。这反映了

A.黄河流域的文化辐射B.早期国家的神秘色彩

C.丝绸之路的文化影响D.古蜀文明的中心地位

2.据西周甲骨卜辞所载,文王不仅参加国家宗庙之礼,还亲自主导祭祀成汤、大甲、武丁等商代先王之礼。此举意在

A.实现王权与神权的统一B.践行儒家礼乐制度

C.彰显西周政权的正统性D.建立社会等级秩序

3.东汉光武帝挑选尚书的标准是“明习故事,长于吏职”,而不考虑他们处理重大政事的水平,时人称尚书“察察小慧,类无大能”。光武帝时期七任尚书令在史料中的记载也非常少见。这

A.导致三公势力的反弹B.造成“事归台阁”的局面

C.凸显决策机制的成熟D.源于君主权力的集中

4.表1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各地水利工程数量表,这体现了

A.社会环境整体趋向稳定B.人民劳役负担逐渐加重

C.南方农业经济不断发展D.政府加强对水患的治理

5.中唐时期,柳宗元作《辨〈论语》,对历史上流行的“《论语》是孔子弟子所作”的观点进行质疑。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围绕天人关系问题,分别著文章相互辩驳。这些现象说明

A.儒学复兴势在必行B.时人思辨意识的增强

C.三教合一受到挑战D.天人感应学说的流行

6.宋代在人事管理制度上实行“文武分途”,“其迁次任使,皆不相参涉”。范仲淹曾再三上表宋仁宗,拒绝将自己的官衔从文官转为武官。此现象反映了

A.国家权力分配不均B.选官制度不断完善

C.冗官问题渐趋严重D.理学思想影响扩大

7.表2为10-14世纪不同民族将汉文书籍翻译成本民族语言的情况,据此可知表2

A.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B.华夏认同观念日益增强

C.中央对边疆地区实现有效管理D.少数民族学习汉文化讲求实效

8.18世纪初,中国出产的绫子、缎子、斗篷、带等丝织品,精致美观,遍销墨西哥全境,以致墨西哥除中国丝织品外,不复消费其他丝织品。这对中国而言,

A.体现了自然经济的繁荣B.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

C.造成“银贵钱贱”的现象D.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9.19世纪60-80年代,某广东官员的日记中干支、“几点钟”等记时方法并用,且有“至大新街照小影”“送医生种(牛痘)资银四元”等记载。这反映出当时

A.民众生活方式全面革新B.广东是对外交往的重要口岸

C.西学东渐现象逐渐普遍D.社会不同阶级差距日益扩大

10.1917年,某学者认为,中文作为活语言的生命力,已经在宋朝理学家的语录和元明两代的戏剧和小说中得到证明。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统一趋势,在元朝已达高峰。作者旨在

A.减轻文学革命阻力B.复兴传统表达形式

C.缩小东西文化差异D.推动革命思想传播

11.在红军创建初期,存在农村的乡土观念、宗族观念、排外观念等问题,1929年12月,毛泽东指出,红军具有无产阶级性质,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是红军的领导中枢。这

A.扩大了爱国统一战线B.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

C.推动了国民革命进程D.体现了中共的自我调适

12.观察时事漫画(图1),下列标题中,最契合漫画主题的是

图1

A.《打倒列强,除军阀》B.《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C.《打倒日寇才能解放》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3.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阐述了其对外政策,宣布“否认蒋介石独裁政府的一切卖国外交,废除一切卖国条约,否认内战期间蒋介石所借的一切外债”,要“同外国订立平等互惠通商友好条约。联合世界上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这一政策

A.有利于加速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B.团结了国际社会支持革命的力量

C.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学说D.有助于摧毁列强建构的国际秩序

14.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口头报告中说:“美国这个国家很发展……帝国主义实在是不好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