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瓜品种及栽培技术西瓜品种及栽培技术.doc

发布:2017-01-08约3.8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西瓜品种及栽培技术 桂冠一号(无籽西瓜) 品种来源: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用母本401-1是70年代利用秋水仙素诱变育成的黑皮四倍体品种;父本KLS是从美国收集到的克伦生材料中,经过8代的分离筛选后所获得一个自交系。 品种审定时间及编号: 2006年3月30日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桂审瓜2006006号。 特征特性: 该品种果实生育期春播平均34天,秋播平均32天。中晚熟,生长势强,不早衰,较耐水渍,较耐水肥,高抗炭疽病,分枝多。较易座果,果实商品率92.0%,平均单果重约4.89公斤,果实圆形,果皮色墨绿披少腊,果皮约1.4厘米,果肉红色,肉质实脆,中心糖度平均为10.7,剖面中等,口感中上,无籽性状好,果皮较硬,耐贮运性较好。 缺点:长势过旺,易徒长,在开花授粉前水肥充足容易引起营养生长旺盛导致座果较难。 产量表现: 2005年春秋两季单产在1565.6~3441.5公斤之间,春季亩产2396.9公斤,秋季亩产2451.9公斤,年均亩产2424.4公斤,较对照广西三号减产3.9%。 栽培技术要点:参照桂红二号。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 丰蜜六号 审定时间:2007 作物种类:西瓜 审定编号:桂审瓜2007015号 品种名称:丰蜜六号 选育单位: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 母本100系台湾网纹甜瓜品种“翠蜜”经8代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系。父本0061系1994年从珠海农科所获得的“珠海哈密瓜2号”经8代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系。 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春季120天、秋季95天,雌花开花到果实发育成熟约45天。植株生长势旺盛,叶色浅绿,叶近圆形,五角浅裂,雄花、完全花同株,侧蔓结果;嫩果灰绿色,充分成熟后果皮为黄色且覆稍稀中粗网纹,果实卵圆形,果形指数1.12,瓜脐直径约0.5厘米,果肉橙色,肉厚3.7厘米,肉质结实清甜,后熟肉质变软,果实可溶性固形物16%;单瓜质量为1.48~1.58公斤。 产量表现: 2004~2006年在南宁、北海、贵港、百色等地进行简易塑料大棚立体栽培试验,种植密度为1400~1500株/亩,亩产1723.9~2275.2公斤,比对照丰蜜二号增产11.7~31.6%。 栽培技术要点: 双行定植,株行距45厘米~50厘米×100厘米,种植密度1400~1500株/亩,侧蔓结果,每株只留1果,最佳留果节位为主蔓14~16节萌发的侧蔓的第一节,其余侧枝及时摘除,果后主蔓留正常叶片约15片。果至鸡蛋大时在14~18节之间选留健康、果形端正、色泽好之幼瓜。施足底肥,每667㎡施腐熟厩肥200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40公斤,钙镁磷肥25公斤,果实膨大期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和硫酸钾,土壤湿度保持在土壤最大持水量的80%~85%,采收前10天控制浇水量,土壤湿度维持在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5%~60%。果实成熟适期不易从外观判别,宜计算开花后至成熟日数。 审定意见及适种范围: 经审核,该品种在生产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通过审定,可因地制宜种植。(YU) 好运8号 审定时间:2007 作物种类:西瓜 审定编号:桂审瓜2007014号 品种名称:好运8号 选育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 母本HN14~d是从日本引进的厚皮甜瓜杂合体HN14经过6年11代的分离、自交选育获得的自交系。父本TY8~a是从泰国收集的甜瓜杂合体TY8经过12代分离、自交选育获得的自交系。 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春季105~110天,秋季85~95天。植株叶片中大,叶肉肥厚,颜色深绿,叶面纵横长宽度相近。叶形近圆形,五角深裂。雄花、完全花同株,雌花大而雄花细小,子房长圆矩形;果实长椭圆,果形指数1.55。嫩果表皮深绿色,充分成熟时为橙黄色,有绿色斑块,稀疏网状,果皮硬,耐贮运性强。果肉橙红,肉厚度3.6厘米。肉质细嫩,实脆爽口,味蜜甜,清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7%。一般单果重1.5千克~2.5千克。 产量表现: 2004~2006年在南宁、北海等地进行多造大棚生产栽培对比试验,综合平均产量2491.4公斤/亩,比对照品种“新世纪”增产7.5%~30.1%。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大棚保护地栽培而不宜露地栽培。亩植1100株~1300株。亩施基肥:腐熟农家肥1500千克~2000千克,含硫进口复合肥60千克~70千克,磷肥60千克~70千克,硫酸钾25千克~30千克。定植后覆盖地膜,及时追肥、供水、单蔓整枝、引蔓上架、人工辅助授粉、疏果、在适当节位(一般14节~18节位)每株留一果,在适当节位(一般25节左右)封顶。坐果稳定后须及时增施腐熟有机肥和钾肥,果实转熟期控水控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