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与通信(4.2)(六).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目录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综述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第三章 计算机局域网 第四章 TCP/IP协议 第五章 网络互连 第六章 网络新技术 第七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 第八章 数据压缩 第四章 TCP/IP协议 4.1 TCP/IP 参考模型 4.1.1 TCP/IP协议分层 4.1.2 TCP/IP参考模型的特点 4.1.3 TCP/IP与ISO/OSI 4.2 IP 协议 4.2.1 IP 分组格式 4.2.2 IP地址 4.2.3 互联网络控制协议 4.2.4 互联网络的路由选择 4.2.5 IPv6 第四章 TCP/IP协议 4.3 TCP协议 4.3.1 传输协议的要素 4.3.2 TCP服务模型 4.3.3 TCP协议格式 4.3.4 TCP数据段头 4.3.5 TCP连接管理 4.3.6 TCP传输策略 4.3.7 TCP拥塞控制 4.3.8 UDP 4.2 IP协议 4.2.1 IP分组格式 IP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送服务 不可靠(unreliable):它不能保证IP数据报能成功地到达目的地。IP仅提供最好的传输服务。如果发生某种错误时,如某个路由器暂时用完了缓冲区, I P有一个简单的错误处理算法:丢弃该数据报,然后发送ICMP消息报给信源端。任何要求的可靠性必须由上层来提供(如TCP) 无连接(connectionless):IP并不维护任何关于后续数据报的状态信息。每个数据报的处理是相互独立的。这也说明, IP数据报可以不按发送顺序接收。如果一信源向相同的信宿发送两个连续的数据报(先是A,然后是B),每个数据报都是独立地进行路由选择,可能选择不同的路线,因此B可能在A到达之前先到达 4.2 IP协议 4.2.1 IP 分组格式 4.2 IP协议 4.2.1 IP 分组格式 版本号(VER, version):目前的版本号是IPv4 分组头长(IHL, Internet Header Length):首部占32 bit字的数目,包括任何选项,范围5-15。普通I P数据报(没有任何选择项)字段的值是5(20字节) 服务类型(TOS, Type of Service):包括一个3 bit的优先权子字段(现已被忽略),4 bit的TOS子字段和1 bit未用位但必须置0。4 bit的TOS分别代表:最小时延、最大吞吐量、最高可靠性和最小费用。4bit中只能置其中1bit。如果所有4bit均为0,那么就意味着是一般服务 总长度(TL, Total Length):指整个IP数据报的长度,以字节为单位。利用分组头长度字段和总长度字段,就可以知道IP数据报中数据内容的起始位置和长度。尽管可以传送一个长达65535字节的I P数据报,但是大多数的链路层都会对它进行分片 4.2 IP协议 4.2.1 IP 分组格式 标识符(ID, Identification):唯一地标识主机发送的每一份数据报。通常每发送一份报文它的值就会加1 标志段(Flags):3bit分别位0,DF(不可分)和MF(More Fragments) 分组段偏移(FO, Fragment Offset):8字节为1单位,范围0-8191,缺省0。分组段偏移标明当前分组段在初始数据报中的位置,报宿按偏移重组IP数据报 4.2 IP协议 4.2.1 IP 分组格式 生存时间(TTL, time-to-live):数据报可以经过的最多路由器数。TTL的初始值由源主机设置(通常为32或64),一旦经过一个处理它的路由器,它的值就减去1。当该字段的值为0时,数据报就被丢弃,并发送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报文通知源主机 协议(PROT, Protocol):表示哪一个高层协议(ICMP, IGMP, TCP, EGP, UDP)将用于接收分组中的数据 分组头检验和(Header Checksum):根据I P首部计算的检验和 计算:首先把检验和字段置为0;然后对首部中每16 bit为1单位相加,若结果有进位,将和加1 由于接收方在计算过程中包含了发送方存在首部中的检验和,如果首部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差错,那么接收方计算的结果应该为全1 如果结果不是全1(即检验和错误),那么IP就丢弃收到的数据报。但是不生成差错报文,由上层去发现丢失的数据报并进行重传 任选项和填充段:任选项为保留字段;填充段用0填充 4.2 IP协议 4.2.2 IP 地址 4.2 IP协议 4.2.2 IP 地址 网络号部分的二进制编码全为0时,为本地网 主机号部分的二进制编码全为1时,为本地网络内的广播地址 由于IP地址既对一个网络编码,也对该网络上的一台主机编码,所以他们不是确定单个主机,而是确定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