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与通信(1 概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本章要点: 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功能 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实现形式 5.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模型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1.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略) 二、通信技术的发展 · 1839:美国13英里铁路电报(2CPS) · 1844: Morse电码,华盛顿到巴尔的摩电报线路 · 1874:7路信道合在一根物理线路上 · 1876: 贝尔电话 二、通信技术发展(续) 1906: 电子管 1913:电子管中继器,长途电话 1918: 载波系统,多路复用 1921:电传 1940s:同轴电缆 1946:微波无线电通信 1960s:卫星 1970s:光纤 三、交换技术的发展 1960s 自动交换机 引入计算机作交换机(如CBX) 数字技术提供广泛服务 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第一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联机系统)-- 把远地终端连接至昂贵的主机。 第一阶段(续) 例:1952年,美国SAGE(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雷达--旋风计算机 1960s:SABRE 飞机订票系统(2000多台终端) 缺点 主机负担重(通信+处理) 线路利用率低 改进 增加前端机解决通信问题 增加集中器解决线路利用率问题 例:60年代 美国TYMNET医用资料系统 2. 第二阶段:计算机通信网络(分组交换网络,面向标准的计算机网络) 以信息传输为主要目的 以计算机为信源和信宿 采用标准的体系结构 采用分组交换技术 1969年,ARPANET( Internet的前身) 3. 第三阶段:共享资源的计算机网络 以共享资源为主要目的 用户感觉:透明、性能强大、资源丰富 系统特征: 开放:结构、标准开放 集成:各种业务、服务、内容 高速:实时(计算和传输) 智能:智能搜速、处理 3. 第三阶段:共享资源的计算机网络 1990:欧洲原子能研究组织的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第一个Web服务器 1993:第一个浏览器Mosaic ?进入Web时代: 共享的资源变成以数据和信息为主 浏览器成为主要的网络工具。 4. 第四阶段:网格 整个Internet看成一台计算能力巨大、存储空间无限、信息资源丰富的单一计算机 无需指定具体设备,无需指定信息的位置,以智能方式自动完成资源分配和信息定位,完成用户交给的任务 像电力网供给电力、自来水管网供给自来水一样 云计算:SaaS,PaaS,… 1.1.2 Internet的发展 三个阶段: 1. 1969—1983:起源阶段--简单分组交换 1969:ARPANET,4节点 1972:23节点 1977:111节点 1980:TCP/IP进Unix 1.1.2 Internet的发展 2. 1983—1993:发展阶段-- 三级结构(国家主干、地区、校园) 1983:TCP/IP作为标准协议;ARPANET一分为二 1986:NSFNET骨干网,连接地区网络 1989:T1(1.544Mbps) 1990:ARPANET关闭 ANS公司接管Internet,私营 超文本文件系统、网络服务器(Web Server) 1991:收费 1992:=100万台计算机联网 1993:T3(45Mbps) 1993:Mosaic诞生 ==国家主干网、地区网、园区网的三级结构; 计算机网络进入Web时代 1.1.2 Internet的发展 3. 1993——:飞跃阶段 1995:完全商业化 1996:155Mbps 1998:2.5Gbps 1999:=1000万台 ==多级结构Network of Networks 用户通过 ISP 上网 1.1.2 Internet的发展—在中国 1.1.2 Internet的发展 两个比较著名的定律: (1)吉尔德定律(Gilder‘s?Law):主干网带宽的增长速度至少是运算性能增长速度的三倍(每八个月增长一倍) (2)迈特卡夫定律(Metcalfe‘s?Law):网络的价值与网络使用者数量的平方成正比。 ——社会和经济价值的估算模式。 因特网的管理 制订因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的四个阶段 因特网草案(I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