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及意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析韩非子的“法”
作者:马娟
时间:2012--06--05
论文关键词:法治 原因 内容 意义 现代法制建设
论文摘要: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他把法家的理论推向了高峰,其思想包括法、术、 势三个部分。韩非子以主张“法治”著称。在韩非子看来,造就人为之势必须依靠法治,因为法律是统一人民思想行动的最好工具,“一民之轨,莫如法”.[1]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韩非子的“法”的思想。本文首先阐述了韩非子法治思想的形成原因和主要内容,继而论述其法治思想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韩非子法治思想的形成原因。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的形成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哲学思想基础。
1.历史背景。
韩非子出生于韩国,韩国在战国七雄中是最弱小的国家韩非为韩国公子,目睹韩国日趋衰弱,多次向韩王上书进谏,希望采纳。这使他非常悲愤和失望。他从“观往者得失之变”之中探索变弱为强的道路,写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言的著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法治思想,抒发了忧愤孤直而不容于时的愤懑。
8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