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pdf

发布:2024-12-17约7.5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浅谈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基于《韩非子》的分析

一、韩非子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治国要崇尚法治

韩非子的这一思想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鲜明提出治国要崇尚“法治”

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子鲜明地提出治国要崇尚法律,以法

治国。他的这一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1)最高明的治国原则

在于依靠法术而不依靠个人:“治法之至明者,任数不任人”。

(《制分》P763)[1]可见,韩非子强调治国要崇尚“法治”而反对

“人治”;(2)治国要崇尚法度而不依靠贤人:“上法而不上贤”

(《忠孝》P741)[2];(3)要把法治作为统治民众的根本:“治民

无常,以法为本”(P759《心度》)[3];(4)君主就应该依靠严守

法治原则来建立功业:“人主者,守法责成以立功者也”(P516外储

说右下)[4];(5)要以法律作为处理政事的唯一准则:“明主之国,

令者,言最贵也;法者,事最适者也。言无二贵,法无二适,故言行

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P612问辩)[5];(6)按法令办事,是君主

治理国家的原则:“据法直言,循绳墨,诛杀奸人,所以为上治也”

(P649诡使)[6]

2.详细分析治国要崇尚“法治”的原因

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子还详细分析了治国要崇尚“法治”

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1)对于治国而言,法治对多数人有效,

而德治只对少数人有效:“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显学》P735)(2)法律是统治天下百姓的根本:“法者,王之

本也”(P758)(3)依法办事能使国家强大,反之会使它衰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P41《有度》)“治强

生于法,若孪生于阿”(P504外储说右下)(4)实行“法治”能有

效地管理大臣:“彼明法,则忠臣劝;罚必,则邪臣止”(P175《饰

邪》)

(二)、“法治”之立法

1.原则:

(1)遵循自然顺天道

韩非子提出,立法要遵循自然的法则:“不逆天道”、“因自然”

(P313《大体》)这就是说,立法要顺应天道,遵循自然的法则。

“因道全法,君子乐而止大奸”(P314《大体》)这就是说,立法遵

循自然的法则就能除暴安良。

(1)因时制宜应时势

韩非子认为,立法也要因时制宜:“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P698《五蠹》)这就是说,治国要研究当代的实际情况,从而采取

相应的措施。“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P700《五蠹》)这就是

说,政事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而措施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政事。

“古今易俗,新故异备”。(P704《五蠹》)这就是说,古今的社会

情况不同,因此新旧时代的政治措施也不一样。“法与时转则治,治

与世宜则有功”。(P759《心度》)这就是说,法律能随着时代而变

化,国家就会治理好;治国措施能适应社会情况,就会有功效。

(2)权衡利弊讲实效

韩非子强调,立法也要权衡利弊讲实效:“法有立而有难,权其

难而事成,则立之;事成而有害,权其害而功多,则为之”。(P673

《八说》)这就是说,法制的设立若有困难,估计它虽有困难但事情

能办成,那么就设立它;事情的成功弱爆含有害的一面,估计它虽有

害处但功绩很大,那么就去做。“变与不变,圣人不听,正治而已。

然则古之无变,常之毋易,在

[1]P763

[2]P741

[3]P759

[4]P516

[5]

[6]

常古之可与不可”。(P169《南面》)这就是说,是否对古法常

规加以改变,在于它们是否可行,在于运用它们能否治理好国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