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东莞市文物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4-07约1.2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东莞市文物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文物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记录,是用物的形式来记录过去的思想和文化的产物。文物的研究对于人们了解历史文化、加深文化认同、保护和传承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历史的长河,许多文物都已经年代久远,需要得到专业的保护和管理,以防止无法挽回的破坏和流失。因此,建立一套高效、稳定、安全的文物管理系统已成为一种趋势,本论文选题旨在设计与实现一套文物管理系统,以便更好地为保护和管理文物提供技术支持。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内容:

本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查询、数据可视化、权限管理等模块。其中,数据采集模块负责文物信息的输入和录入,包括文物的基本信息、文物图片、文物描述、文物鉴定等;数据存储模块负责文物信息的持久化存储;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文物信息的处理和管理,包括文物管理、文物交流、文物整理、文物保护、文物维修等;数据查询模块负责文物信息的查询和展示,包括分类查询、地理信息查询、时间查询等;数据可视化模块负责对文物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呈现出生动的图表、图像等;权限管理模块负责对不同角色的用户进行权限划分和管理。

2.研究方法:

本论文采用文献调研、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等方法。在文献调研中,了解文物管理和文物管理系统的相关知识;在需求分析中,明确系统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等要求;在系统设计中,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各个模块的详细设计,并使用UML语言进行建模;在系统实现中,使用Java和MySQL等技术,实现系统的所有功能和模块,并进行测试和维护。

三、预期成果

完成本论文的研究和实现后,预计可以获得以下预期成果:

1.实现一套高效、稳定、安全的文物管理系统,为文物保护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2.能够实现文物信息的数据采集、存储、处理、查询、可视化等多种功能;

3.能够实现对不同角色的用户进行权限管理,提高文物信息的安全性;

4.能够实现文物信息的在线共享与交流,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

四、进度安排

1.第一周:选题、研究文献资料以及深化对文物管理系统的日益深入的研究;

2.第二周:明确论文的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进度安排;

3.第三周:进行需求分析和确定系统的技术方案;

4.第四至十二周:系统的设计、实现和测试;

5.第十三至十四周:编写论文并进行修改、完善、细化;

6.第十五周:完成论文并提交。

五、参考文献

1.常银国.《数字博物馆与文物管理》.中国档案出版社,2015.

2.肖璐.《文物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3.杨丽.《基于JavaEE的文物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4.甘惠.《基于Web的文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5.王钦龙.《基于JavaEE的文物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