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学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题型:名词解释10*2分;填空35*1分;简答 5*7分;论述1*10分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简述细胞的遗传物质,怎样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答:基因学说:基因作为遗传因子决定着生物的性状,并能自我复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对于DNA是遗传物质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 肺炎双球菌实验:说明性状可遗传给后代;
② T2噬菌体侵染E.coli【35S、32P同位素示踪法】遗传物质是核酸,不是蛋白质;
③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决定DNA分子具有自我复制和亲代向子代传递遗传信息能力。
2.研究DNA的一级结构有什么重要生物学意义
(1)核酸的一级结构是指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即碱基排列顺序。即一个核甘酸的戊糖3’醇羟基和另一个核苷酸的5’磷酸基形成3’,5’-磷酸二酯键。
(2)DNA分子一级结构定则:
① 不同物种间DNA碱基组成一般是不同的;
② 同一物种不同组织中的DNA样品的碱基组成相同;
③ 一个物种的DNA碱基组成不会因个体的年龄营养状况和环境改变而改变;
④ 任何一个DNA样品中,A=T,C=G,A+C=T+G,A+C+G+T=100%;
⑤ 多聚核苷酸均有5’末端和3’末端;
⑥ 一级结构决定了二级结构,而二级结构又决定和影响着一级结构的信息功能,两者处于动态平衡中;
⑦ 碱基顺序就是遗传信息存储的分子形式。
3.DNA双螺旋结构有哪些形式,说明其主要特点和区别
答:(1)稳定结构因素:① 碱基对之间形成的氢键;② 碱基堆积力;③ 正负电荷作用。
(2)结构特征:
①主链:两主链以反平行方式盘绕,脱氧核糖和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成骨架,磷酸与核糖主链位于螺旋外侧,碱基排列在螺旋内侧。
②碱基配对:嘌呤与嘧啶配对,A、T形成两个氢键,C、G形成三个氢键→碱基互补;
③螺旋参数:两个相邻碱基对之间绕螺旋轴旋转夹角为36°,旋转一圈包括10个核苷酸;
④大沟与小沟─┬大沟(2.2nm)空间位阻较小,碱基种类差异易于识别,DNA结构
│ 蛋白识别双螺旋结构的特异区域。位于相毗邻的双股之间。位于双螺旋的互补链之间 ’端帽子结构和3’pdy与mRNA稳定性直接相关。
②tRNA,A含量相对多,但分子量最少,转运氨基酸;B三叶草结构
③rRNA,A含量最多,非单独游离存在,与多种小分子蛋白结合成核糖体颗粒形成;
B所有核糖体由大小不同的两个亚基组成
真核:80S(由60S和40S组成);原核:70S(由50S和30S组成)
C各种rRNA的一级结构中核苷酸残基数及顺序都不同,有特定二级结构;
D rRNA分子内含大量的茎环结构。
6.简述细胞内RNA的结构特点以及与DNA的区别
答:(1)RNA,通常为单链线型分子,在分子内可自身回折形成局部的双螺旋,进而折叠不同复杂度的高度结构,除部分RNA外,细胞中绝大多数RNA都与蛋白质形成核蛋白复合物。
(2)区别:①碱基组成与含量不同:RNA中A、G、C、U,在DNA中A、C、G、F,RNA中有许多稀有碱基或微量碱基,而DNA分子中除个别之外,不存在稀有碱基;
②RNA分子中核糖为D-核糖,DNA中则为D-2-脱氧核糖;
③RNA中的碱基不严格遵守Chergaff规则。
④绝大多数RNA分子为多聚核苷酸单链,但由于分子内的部分互补核苷酸之间通过氢键配对形成双链区,,故存在局部的双螺旋。
⑤在碱性溶液中,RNA分子较敏感,易被水解为2’,3’-环状单核苷酸,而DNA由于不能形成2’,3’-环状单核苷酸磷酸酯,对碱性溶液比较稳定,不易被水解;
⑥RNA的Tm大大低于DNA,增色效应不明显;
⑦根据中心法则,RNA是遗传信息的传递者和表达者,大多数情况下,遗传信息以DNA到RNA,最后传递给蛋白质,表达为蛋白质或酶;
⑧某些RNA病毒以RNA为遗传信息载体,复制模板;
⑨某些RNA具有催化结构,称为核酶。
7.什么是miRNA,有什么作用?
概念:微小RNA(miRNA),指植物和动物细胞中自然产生的一类小分子RNA。
功能:与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