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风险普查技术规范.pdf

发布:2025-02-19约8.42万字共8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可编辑

附件2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

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风险普查

技术方案

(2013年

可编辑

目录

一、普查目的1

二、普查对象和范围1

三、普查要求1

四、技术路线3

五、普查内容3

六、普查资料采集指南5

七、普查表及填表说明5

(一)中小河流洪水普查表6

(二)山洪灾害普查表32

(三)灾害汇总表59

(四)致灾临界阈值汇总表61

附件一:上报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前期降水资料要求67

附件二:上报降水历史极值统计要求69

附件三:上报水文数据格式要求70

附件四:上报GIS图件要求72

附件五:存在跨省界问题的普查原则72

可编辑

一、普查目的

通过开展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风险和隐患排查工作和基础资料的收集,

建立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基础数据库,确定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致灾阈

值,以及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为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开展、风险评估和

风险区划及风险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普查对象和范围

全国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风险普查的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未含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小河流域和山

洪沟。中小河流为流域面积小于3000km的河流;山洪是山丘区小流域由降雨2

引起的突发性、暴涨暴落的地表径流。山丘区小流域的流域面积原则上小于

200km2,对于山洪灾害特别严重的流域,面积可适当放宽。

普查范围:以中小河流域或山洪沟为单元,全面普查区域内的中小河流洪水

或山洪等灾害。

三、普查要求

1.流域的选取

流域的选取与确定可参考下列标准:

可编辑

2.收集方式

各省根据实际情况,分解普查任务,通过与水文、国土部门信息交换、资料

收集等方式开展工作,省级部门能够完成的,尽量在省级部门完成。

各县在省市级的指导下,开展实地调查及通过信息交换、资料收集等方式获

取暴雨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的信息。由省级部门组织本省信息录入。

3.填表上报和逐级审核、汇总

根据普查实施技术方案,以流域内的县级行政区为单位,按照统一的技术、

数据格式和要求填报普查表,以及录入相关信息,将普查信息进行整理、审核、

并上报省级气候中心。

省级对普查成果进行审核、汇总,建立省级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风险的

普查数据(库),各省绘制全省中小河流域、山洪沟分布图,并将普查成果上报

到国家气候中心。

4.普查数据总汇总

国家气候中心对省级的普查成果进行全国普查数据总汇总,以及资料汇编、

成果归档,建立国家级灾害风险普查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普查成果数据信息库

和图表)。

5.填表要求

(1)在进行基本资料收集整理前,应以1:5万地形图为底图,统计和标明

本地区符合普查技术方案定义的中小河流和山洪沟,列出编码清单。中小河流洪

水的普查信息细化到乡镇单位,山洪灾害细化到行政村单位。

(2)气象、水文等基本资料搜集至2012年,经济社会资料的基准年为2000

年和2010年。

可编辑

(3)对需要收集、整理的可以量化的资料以表格形式填写,对不可量化的资

料以文字形式详细说明。部分内容需提供图或图片(如雨-洪关系图)。

(4)要求对每一条中小河流和每一条山洪沟建档。

可编辑

四、技术路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