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技术规范 高温.pdf
ICS07.060
CCSA47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XXXX—XXXX
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技术规范高温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TXXXX—XXXX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1
5资料收集2
6致灾危险性评估与区划2
7风险评估与区划3
8报告编制4
附录A(资料性)高温灾害风险普查流程图5
附录B(资料性)归一化方法6
附录C(资料性)信息熵赋权法7
附录D(资料性)层次分析法8
附录E(资料性)专家打分法10
附录F(资料性)自然断点分级法11
附录G(资料性)百分位等级划分方法12
参考文献13
I
DB14/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气象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2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气候中心、山西省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媛媛、陈颖、王晓琼、张冬峰、刘月丽、张亚琳、赵海燕、任玉欢、王林、
韩虹、李燕、杨倩、张华明
II
DB14/TXXXX—XXXX
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技术规范高温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温气象灾害风险普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资料收集、致灾危险性评估与区划、
风险评估与区划、报告编制。
本文件适用于高温气象灾害风险普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温
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以上的天气现象。
3.2
高温过程
将连续3天及以上最高气温≥35℃作为一个高温过程。
3.3
高温灾害
高温对人们身体健康、生命财产、生态环境、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及社会经济等造成负面影响的
事件。
3.4
高温灾害致灾危险性评估
基于高温灾害致灾危险性信息调查结果,对高温灾害致灾因子综合强度进行估算评价的过程。
3.5
高温灾害风险
高温灾害对人口、经济、农业等承灾体造成影响和危害的可能性。
3.6
高温灾害风险评估
综合高温灾害致灾危险性、承灾体暴露度和脆弱性指标,对高温灾害风险高低进行评价估算的过程。
3.7
高温灾害风险区划
根据高温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对高温灾害风险进行基于空间单元的划分。
4基本要求
4.1高温灾害风险普查应包括资料收集、致灾危险性评估与区划、风险评估与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