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16)》.docx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16)》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16)
一、主题/概述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16)是我国关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的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GPS测量的基本要求、技术指标、操作程序、数据处理和成果提交等内容,旨在提高GPS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确保测量成果的质量。该标准适用于各类GPS测量项目,包括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地籍测量、地理信息系统等。
二、主要内容(分项列出)
1.小
1.1GPS测量基本要求
1.2GPS测量技术指标
1.3GPS测量操作程序
1.4GPS数据处理
1.5GPS测量成果提交
2.编号或项目符号:
1.GPS测量基本要求
?测量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
?测量仪器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
?测量环境应符合要求
2.GPS测量技术指标
?测量精度:水平方向±0.5m,垂直方向±1.0m
?测量时间:连续观测时间不少于4小时
?数据传输:采用实时差分或后处理差分技术
3.GPS测量操作程序
?测量前准备:确定测量任务、选择测量点、设置测量仪器
?测量实施:进行观测、记录数据、检查仪器状态
?测量后处理:数据质量检查、数据处理、成果整理
4.GPS数据处理
?数据质量检查:检查数据完整性、一致性、可靠性
?数据处理:坐标转换、坐标平差、坐标精度评定
?成果整理:编制测量报告、提交测量成果
5.GPS测量成果提交
?成果形式:电子文档、纸质文档
?成果内容:测量数据、处理结果、精度评定、报告说明
3.详细解释:
1.GPS测量基本要求
测量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包括熟悉GPS测量原理、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测量仪器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如精度、稳定性、可靠性等。测量环境应符合要求,如天气、地形、电磁干扰等。
2.GPS测量技术指标
测量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水平方向精度±0.5m,垂直方向精度±1.0m,表示测量结果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误差范围。测量时间不少于4小时,确保数据采集的充分性和可靠性。数据传输采用实时差分或后处理差分技术,提高测量精度。
3.GPS测量操作程序
测量前准备包括确定测量任务、选择测量点、设置测量仪器等。测量实施过程中,进行观测、记录数据、检查仪器状态。测量后处理包括数据质量检查、数据处理、成果整理等。
4.GPS数据处理
数据质量检查是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性的重要环节。数据处理包括坐标转换、坐标平差、坐标精度评定等。成果整理包括编制测量报告、提交测量成果等。
5.GPS测量成果提交
成果形式包括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成果内容应包括测量数据、处理结果、精度评定、报告说明等。
三、摘要或结论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16)是我国关于GPS测量的国家标准,旨在提高GPS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该标准规定了GPS测量的基本要求、技术指标、操作程序、数据处理和成果提交等内容,适用于各类GPS测量项目。
四、问题与反思
①GPS测量精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②如何提高GPS测量的精度?
③GPS测量成果在工程应用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16)
2.《GPS测量原理与应用》
3.《GPS测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