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5.11 海岸地貌.pptx
;概念:海洋和陆地的交界地带。
广义上包括三个部分: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基岩(石)海岸简称岩岸,是基岩裸露的山地丘陵海岸,没有或仅有非常狭窄的潮间带,沿海海水深度大,水下岸坡范围很小。特点:地势险峻,坡陡水深,海岸线曲折,多海蚀地貌;成因:海浪侵蚀;开发方向:建设港口,旅游开发;沙砾质海岸:一般在岸边高潮位以上,堆积着砂砾等粗大物质,磨圆度和分选良好。其下物质逐渐变细。海岸的坡度与组成物质的粗细有关,物质颗粒愈粗,坡度愈大,颗粒愈细,坡度愈小。沿岸沙堤、沙咀十分发育。特点:多沙堤、沙坝、沙丘海滩宽阔平坦;成因: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开发方向:海滨浴场;;泥质海岸:沿平原外缘发育的由陆源粉砂和淤泥质组成的低缓平坦的海岸。泥质海滩多在江河入海口附近,江河带来大量的泥沙造成的冲积平原与大海相交所形成。特点:海岸带宽度大、坡度小、海岸线平直;成因:沉积作用;开发方向:滩涂养殖晒盐
泥质海岸利于晒盐,主要原因一是泥质的海滩海水不易流失(渗漏),二是泥质的海滩利于海盐的收集,不易混入沙粒。;;泥质海岸利于晒盐,主要原因一是泥质的海滩海水不易流失(渗漏),二是泥质的海滩利于海盐的收集,不易混入沙粒。;;;;;;红树林海岸
成因:红树林与泥沼相结合的海岸;分布:红树林只能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海岸的潮间带。利用: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有效抵御风浪袭击。调节局部气候;大量的泥沙沉积物、枯枝落叶为鱼虾提供丰富的饵料;提供动物栖息地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珊瑚礁海岸:
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特有的海岸地貌类型。造礁珊瑚、有孔虫、石灰藻等生物残骸的堆积,构成了珊瑚礁海岸地貌主要分为岸礁、堡礁和环礁三种基本类型。;侵蚀地貌;;;;;;海积地貌;海岸线变化;海岸带与人类活动
1.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海岸的地貌
海岸侵蚀导致海岸线后退。人类活动影响如流域水利建设、海岸和海上采砂、修建不合理的海岸工程(如过度围垦)、沿岸开采地下水等导致河流含沙量减少,河口堆积速度减慢甚至引起海岸线侵蚀。
2.填海造陆(围海造陆)。可以增加沿海的陆地面积,使得海岸线发生变化。
3.美化海岸线,改善沿海景观。
4.扩大耕地面积。
中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面积大、分布集中、区位条件好、农牧渔业综合开发潜力大的特点。
5.滩涂是水产养殖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滩涂也蕴藏着各种矿产、生物及其他海洋资源。滩涂的利用主要是围垦。围垦后的滩涂都是盐碱地,改造成耕地,需要大量的淡水经过多年冲洗;锆是一种战略性稀有重金属。莫桑比克锆砂矿资源丰富,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含锆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附近富集,1~3月在高潮线以上也有大量沉积。“一带一路”背景下,某中资企业与莫桑比克合作开发锆砂矿。;海滩喂养是向海滩大量抛沙,使受蚀海滩增宽和稳定的工程行为。海滩喂养最常见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滩肩补沙(干滩补沙),将补给泥沙主要堆积在平均潮位以上,增加干滩宽度;第二种是近岸补沙(水下沙坝补沙),将补给泥沙抛置在近岸平均低潮位以下,形成平行于海岸的若干条水下人工沙坝。下图示意滩肩和水下沙坝;材料一南澳岛(116°56′—117°09′E,23°23′—23°29′N)位于我国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地处于高雄、厦门、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点,背靠汕头经济特区,素有“潮汕屏障、闽粤咽喉”之称。南澳岛北濒柘林湾,南濒南海,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南澳岛分为后宅镇、云澳镇和深澳镇。
材料二通过卫星遥感影像技术结合实地勘察,科学研究人员分析了1976—2021年间南澳岛海岸线总长度较1976年共增长了11.06千米。海岸线一般分为自然岸线和人工岸线,其中云澳镇人工岸线稀少。
材料三1976—2021年南澳岛海岸带变化区域分布图(图1),1976—2021年南澳岛海岸线变迁强度统计图(图2)。;材料一南澳岛(116°56′—117°09′E,23°23′—23°29′N)位于我国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地处于高雄、厦门、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点,背靠汕头经济特区,素有“潮汕屏障、闽粤咽喉”之称。南澳岛北濒柘林湾,南濒南海,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南澳岛分为后宅镇、云澳镇和深澳镇。
材料二通过卫星遥感影像技术结合实地勘察,科学研究人员分析了1976—2021年间南澳岛海岸线总长度较1976年共增长了11.06千米。海岸线一般分为自然岸线和人工岸线,其中云澳镇人工岸线稀少。
材料三1976—2021年南澳岛海岸带变化区域分布图(图1),1976—2021年南澳岛海岸线变迁强度统计图(图2)。;材料一南澳岛(1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