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意象”之解读及运用教案.doc

发布:2019-07-03约5.35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意象的解读与运用 教学目标: 1.意象含义及功能。 2.利用意象,解读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投影二张图片(“落霞孤鹜图”及“蓝天绿水图”),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诗句拟两个标题描绘画面的意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两幅图片,色彩绚丽,意境开阔,可谓“画中有诗”;这两句诗,描摹画面,恰如其分,可谓“诗中有画”。诗是一种形象艺术。当我们看到两幅画面就想到这两句诗,当我们读到这两句诗的时候,脑海中不由自主地也会浮现出落霞、孤鹜、秋水、长天的画面。落霞、孤鹜、秋水、长天这类词我们在诗歌中称作什么?(学生答,教师点拔) 二、意象的含义 诗歌讲究含蓄,最忌情感的直接流露,思想的直接灌输(举例:就如歌中所唱“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过于直露,平淡无味)。诗歌的含蓄,表现为“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仑说:“诗穿上意象的衣裳像面纱后面美丽的眼睛。”形象极了。 意象,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物”是个外延极广的概念,除了诗人的“我”之外,天地间一切包括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亭台轩榭等等。但诗歌中的意象,不是纯粹的“外物”,不是纯客观的表述(举例:我们校园,绿树翠色欲滴,鲜花艳丽芬芳,这些能不能算是“意象”?)。“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眼中,便蒙上了一层主观色彩,正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因此,所谓“意象”是“客观的生活场景和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相交融,通过审美的创造而以文字表现出来的艺术景象或境界”。“意象”也就是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让学生给“意象”下个定义)。简言之,就是客观外物与主观情感的交融,是意和象的结合。众多意象组合起来便构成意境。 下面以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来加以说明。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清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析:词中选取了淡酒、急风、征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写淡酒不敌晨风,表达“借酒消愁愁更愁”之意。写似曾相识的一群征雁,让人联想到鸿雁传书,暗含丈夫已逝,无处可传之意。写满地憔悴损折的黄花,描绘一片花叶凋零的景象,表达了词人自怜自叹的悲愁情感。写淅沥秋雨滴打梧桐,写尽诗人心中的悲苦与孤寂之情。加上守着窗儿,独自挨到天黑的主人公形象,更写出了诗人度日如年的凄苦情状。词人选取了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难消内心愁苦的淡酒,萧瑟的秋风,南飞的征雁,憔悴的黄花,飘零的桐叶,淅沥的细雨。诗人紧紧扣住“悲秋”之意,借“冷冷清清”之景来抒发内心“凄凄惨惨戚戚”的愁苦之情,正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三、特殊意象的解读 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心理。在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过程中,随着“集体无意识”的惯性,某种观念日积月累,便积淀成民族的共同文化心理,这种民族的共同文化心理,便渗透到各种艺术形式之中。诗歌中的某些特殊意象,经过几千年的淘洗,便体现出中华民族某些共同的文化心理。如“月”“柳”等,便是最好的例征。 〖月〗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古诗中,月一般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附:台湾诗人彭邦桢的《月之故乡》便继承了这一传统,他在《月之故乡》中吟道:“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天上月,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诗人通过对月的反复吟唱,把浓浓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柳〗古人常用“柳”来表达眷恋不舍之情。“柳”者,“留”也。两字谐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