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学》(小学)押题试卷7.docx
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学》(小学)押题试卷7
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
(1.)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是教师的()。
A.言行
B.知识
C.修养
D.品德
正确答案:(江南博哥)A
参考解析: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力量教育学生。
(2.)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素养。
A.崇高的职业道德
B.文化学科知识
C.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D.教育理论知识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正体现了教师的无私奉献、崇高师德。
(3.)当代教师的素养集中体现在教师的()方面。
A.政治素养
B.教育素养
C.专业素养
D.道德素养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教师能否很好的、高质量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4.)在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是()。
A.杨贤江
B.蔡元培
C.李大钊
D.王道俊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杨贤江是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人。他于1930年出版了《新教育大纲》。
(5.)教育教学中只是追求“齐步走”,违背了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互补性
C.差异性
D.阶段性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人与人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教育要针对差异进行,即因材施教。
(6.)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的官学体系。
A.官学合一
B.官师合一
C.政教合一
D.科举制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西周以后,出现了“政教合一”的教育形式。
(7.)主张按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分阶段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的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昆体良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亚里士多德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8.)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的培养。
A.创新能力
B.读写能力
C.听说能力
D.交往能力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9.)盲人的听觉、触觉非常灵敏,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互补性
C.差异性
D.阶段性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盲人的听觉、触觉比常人灵敏证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10.)墨家以()她。
A.“弃圣绝智”
B.“兼爱”和“非攻”
C.“弃仁绝义
D.“克己复礼”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墨家以“兼爱”和“非攻”为教,注重文史知识的学习,也注重技术的练习。
(11.)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是战国后期的()。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论语》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学记》是世界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欧洲早300多年。
(12.)张“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康德
D.杜威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见大纲对杜威的介绍。
(13.)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缺点,私拆学生信件等,这是因为学生享有()。
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学生有权要求私人的、不愿或不便让他人获知或干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或生活领域。
(14.)小学教育所处的年龄段一般称为()期。
A.幼儿
B.童年
C.少年
D.青年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小学教育的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这一年龄段正处于童年期。
(15.)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A.华生
B.洛克
C.格塞尔
D.卢梭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华生曾说:给他一打健康的儿童,不管他们的祖先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将他们培养成各种类型的人。所以他是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16.)教师的行为举止之所以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因为学生具有()。
A.依赖性
B.向师性
C.背师性
D.示范性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学生的向师性是指学生对教师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感,他们把教师看成自己学习上的导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谋。
(17.)衡量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是()。
A.效度
B.难度
C.信度
D.区分度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一次测验难度是否得当,要看是否能较准确地测出学生的真实成绩。
(18.)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
A.文法教育
B.骑士教育
C.宗教教育
D.六艺教育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西周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
(19.)个体身心发展的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