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 李 翔_图文.docx
PAGE
1-
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李翔_图文
一、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概述
(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土建基础施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目的是确保基坑在挖掘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深基坑支护设计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施工方法、工期要求等因素。在众多支护技术中,锚杆支护、桩支护、挡墙支护和支撑支护等应用最为广泛。以某城市地铁工程为例,该工程基坑深度达15米,采用桩支护和锚杆支护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实现了基坑的稳定。
(2)锚杆支护作为一种常见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其原理是通过锚杆与周围地层形成稳定结构,将地层中的应力转移到锚杆上,从而提高地层的承载能力。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锚杆的长度一般不宜小于5米,锚杆间距不应大于2米。在实际工程中,锚杆的拉拔力可达200kN以上,能够有效抵抗地层的侧向压力。例如,在某住宅楼基坑支护工程中,采用锚杆支护技术,基坑深度为8米,锚杆长度为6米,间距为1.5米,有效保证了基坑的稳定。
(3)桩支护技术主要应用于地基承载力较低、地质条件复杂的大型基坑工程。桩支护包括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种类型,其中灌注桩因其施工方便、适用范围广而更为常见。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桩的直径不应小于500mm,桩间距不应大于2.5倍桩径。在实际工程中,桩支护能够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有效提高基坑的稳定性。例如,在某商业综合体基坑支护工程中,采用灌注桩支护技术,基坑深度为12米,桩径为800mm,桩间距为2米,成功应对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坑支护需求。
二、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实例分析
(1)在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中,深基坑支护施工采用了复合式支护结构,包括桩支护、锚杆支护和内支撑系统。该基坑深度达18米,周边环境复杂,地下管线众多。通过精心设计,支护结构成功承受了高达400kN/m2的侧向土压力,确保了基坑施工的安全。
(2)另一实例中,某高层住宅项目基坑深度为10米,地质条件为软土地基。施工方采用了钢板桩支护结合内支撑体系,有效控制了基坑的变形,保证了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整个支护体系的设计和施工历时3个月,顺利完成。
(3)在一个地铁车站基坑施工中,由于地质条件较差,基坑周边环境复杂,施工方采用了重力式挡墙支护结合地下连续墙技术。该方案不仅提高了基坑的稳定性,还显著降低了施工成本。基坑支护施工完成后,成功通过了相关部门的验收,为后续地铁车站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优化与展望
(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优化是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未来,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发展,预计将出现更多高效、环保的支护技术。例如,采用新型预应力锚杆和自平衡式支撑系统,有望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基坑稳定性。
(2)在展望未来,智能化和自动化将成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引入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实现对基坑变形、应力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从而提高施工的安全性。此外,绿色施工理念的推广也将促进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将面临更多挑战。针对复杂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未来需要开发更加适应性强、适应性广的支护技术。同时,加强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提高施工人员素质,也是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安全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