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03[数据组织与管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据组织与管理复习题
一.解释题,解释以下各个概念。
1、数据的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答:数据的线性结构:指数据结构中前件和后件是1对1的关系,除了根节点只有一个后件,叶节点只有一个前件。
数据的非线性结构:指数据结构中前件和后件是多对多的关系,包括树和图。树是1队多关系,图是多对多关系。
2、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
答:文件:存储在外存上的由很多记录组成的数据集合称为文件;
数据库:存储在计算机外存上,有规则存放,并实现了最大共享的数据集合。它和文件的区别是文件仅描述客观实体本身,而数据库描述实体本身及其实体之间的联系。
3、树和二叉树
树:只有一个节点无双亲,称为根节点;其它节点都是只有一个双亲,但可能有多个后代。树是指数据结构中前件和后件是1对多的关系
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树,指每个节点的度最大为2的树;
4、信息模型和数据模型:
答:信息模型:从客观世界向机器世界转换的中间步骤,是对客观世界的抽象,常常用实体-关系模型来表示;
数据模型:是机器世界中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条件三方面因素的表示。
5、关系模型的参照完整性和实体完整性:
答:关系模型的参照完整性:指关系中外键的取值要么为零,要么取和相参考的关系中已经存在的主键的值。
关系模型的实体完整性:指关系中的主键是唯一的;
6、循环队列:
答:将队列存储空间的最后一个位置和队列第一个位置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环状
队列形式。
7、文件:
答:指数据记录在外部设备上的组织。习惯上称存储在内存中的记录集合为表,称存储在外存中的记录集合为文件。
8、数据库:
答:DB:存贮数据的“仓库”,即数据的集合,存放在计算机的外存贮器上。其定义:有规则存放,去掉不必要的冗余,可以供多用户共享的数据集合。
二、简述下面各个问题
1、简述SQL语言命令的种类。
答:SQL语言的命令分为四类:查询语言(QL)、数据操作语言(DML)、数据定义语言(DDL)和数据控制语言(DCL)。
2、简述SQL语言命令的种类。
答:答:SQL语言的命令分为四类:查询语言(QL)、数据操作语言(DML)、数据定义语言(DDL)和数据控制语言(DCL)。
3、简述关系模型的三类完整性。
答: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Entity Integrity):是关系模型必须满足的约束条件,由系统自动给予支持,并且用于任何基本关系。
参照完整性规则:
4、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数据的结构化;(2)数据共享度高,冗余小;(3)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和物力独立性高;(4)数据的安全性高
5、满二叉树
是一种特殊的树,指每个节点的度为2;
6、链表存储结构
表示数据结构的每个节点中包含两部分:一部分存储结点的数据部分,另一部分存储该结点后序结点的物理地址,从而形成一个连标的形式;
7、数据库系统组成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软硬件环境和用户。
8、关系数据库的完整性
关系数据库的完整性指数据的相容性和正确性,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三、写出解决下面问题的算法思想。
1、已知一组元素的排序码为:(46,74,16,53,14,26,40,38,86,65,27,34),
利用希尔排序方法写出每次交换后的排列结果。
答:
原题: 46 74 16 53 14 26 40 38 86 65 27 34
(1)t=12/2=6
按以上线的尖头,分成六组,各组内排序后得到:
40 38 16 53 14 26 46 74 86 65 27 34
(2)t=6/2=3
各组内排序后得到:
14 16 46 27 26 53 38 34 65 74 86
(3)t=3/2=1
各组内排序后得到:
14 16 26 27 34 38 40 40 53 65 74 86
2、简述树的前序遍历思想,并写出下图前序遍历的结果。
1.思想:若二叉树为空, 则结束返回;否则
访问根结点
前序遍历左子树
前序遍历右子树
124895367
3、已知一组元素的排序码为:(26,05,37,08,63,12,61,15,49,19),写出二叉排序树的构造过程。
4、已知一串电文ABACCDA,每种字符A、B、 C、 D在电文中出现的次数分别为3、1、2、1,请设计其哈夫曼编码。
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