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第四章-电容器-基础知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教材中思考与练习第1、2 题 【课后作业】 “学习辅导与练习”同步训练中的4.3 1.电容器串、并联的连接方式 2.电容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节 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 【学习目标】 1.会通过仪器仪表观察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规律。 2.理解电容器充、放电电路的工作过程。 3.会用万用表的电阻档判别电容器质量的好坏。 实验现象:将开关S置于“1”的位置,发现白炽灯EL突然亮一下,然后慢慢变暗,最后处于完全不亮状态;而再将开关S从“1”拔向“2”的位置,我们将会发现白炽灯与开关S置于“1”的位置时相同,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 【观察与思考】 电容器充放电演示实验 你能解释以上的实验现象吗?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电容器的充电功能 1.充电:使电容器带电(储存电荷和电能)的过程。 2.充电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从最大逐渐变成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从零慢慢增大,最后等于电源电压。 3.电容器是 “储能元件”。 4.电容器具有隔断直流电的作用。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电容器的放电功能 1.放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释放电荷和电能)的过程。 2.放电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从最大逐渐变成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从增大慢慢变成零。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电容器的简易检测 1.电容器一般常见故障有:击穿短路、断路、漏电或电容量变化等。 2.通常利用万用表的电阻挡(R×100或R×1k),通过测量电容器两端之间的漏电阻,根据指针摆动的情况,来判别较大容量的电容器质量。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教材中思考与练习第1、2 题 【课后作业】 “学习辅导与练习”同步训练中的4.4 1.电容器具有充放电的功能。 2.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电路中电流和电容器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 实训项目六 常用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 【实训目的】 1.能识别常用电容器。 2.学会电解电容器极性的判别。 3.学会用万用表的电阻挡判别较大容量电容器质量的好坏。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 任务一 常用电容器的识别 根据提供的10个各种类型电容器进行识别,并把识别结果填入表中。 如:名称:电解电容器;标称容量:2200uF; 耐压:25V;有无极性:有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 任务二 电解电容器极性的判别 长引脚为 正极(+) 短引脚为 负极(-) 1.直接观察法 方法①:长引脚为正极,短引脚为负极; 方法②:在电容器外壳上标有“-”号的一端为负极,另一端为正极。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 任务二 电解电容器极性的判别 2.万用表判别法 (1) 先测量电解电容器任意两极间的漏电阻。 (2) 交换红、黑表笔,再一次测量电解电容器的漏电阻。 (3) 如果电解电容器性能良好的话,在两次测量结果中, 阻值大的一次便是正向接法,即红表笔接电解电容器的负极,黑表笔接正极。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 任务三 常用电容器质量的检测 测量电容器的正向漏电阻,分析检测结果,进一步判断电容器性能。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 【实训小结】 把“常用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的方法与步骤、收获与体会及实训评价填入实训小结表 第一章 电容器 第二节 电容器的参数和种类 第一节 电容器的基本概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节 电容器的连接 第四节 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 实训项目六 常用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节 电容器的基本概念 【学习目标】 1.了解电容器的外形、结构和符号。 2.理解电容的概念,知道电容的定义式。 3.掌握电容常用单位之间的转换。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 【观察与思考】 电阻器 你知道这是个什么元器件吗?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 【观察与思考】 你知道这是个什么元器件吗?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常见电容器外形 常见电容器有:电解电容器、瓷片电容器、涤纶电容器、可变电容器、贴片电容器等. 常见电容器外形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电容器的基本结构与符号 电容器由两片靠得较近的金属板中间再隔以绝缘物质而组成。 电路符号 金属板( 极板 ) 绝缘物质(介质) 金属板叫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绝缘物质叫电容器的介质.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电容器与电容 1. 电容器的基本的特性 如上图所示,如果在电容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