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问题与策略研究.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问
题与策略研究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促进国家现代化发展的
重要任务,农村电子商务为农产品快销提供了基台,能够有效联系农业生产者和
消费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发展的方向,确定了行动指
南,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重要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快建设农
业强国、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现代化发展的重大任务。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产品;电子商务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单一,基础体系不完善
当前一些乡村还存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基础差、发展迟缓、专有人才不充足的
情况,且商业模式尚待创新。以往的乡村电商发展,主要依靠的是一些电商平台,
比如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核心商业发展模式有三个,即B2B模式、
B2C模式和C2C模式。其中,B2B模式属于一种企业面对企业而形成的产品营销
和服务模式,依赖于农业经济发展和互联网技术应用,通过电商平台完成产品生
产方、成品加工方和营销方之间的联系,促进特色农产品营销。B2C模式是指农
产品生产方在基于电商平台获取用户的产品意愿和需求之后,进行相应的特色农
产品生产、加工,满足用户需求,或者在电商信息平台发布产品供应资料,让用
户了解产品实际情况。C2C模式则适合那些规模较小、生产量不大的个体经营商,
最终目的是完成个体和个体之间的农产品交易。同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仍
不利于其健康可持续发展。首先,农业生产技术应用落后。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主
要仍以家庭式生产为主,不利于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农产品营销。其次,我国乡村
缺少拥有本土特色的知名农产品品牌,农村信息化水平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从
互联网设备、网络配置到农产品网站建设,相比其他行业的电子商务发展基础较
为滞后。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待优化,配送成本较高
农产品具备一定的易损坏、较难储存及占有空间大等属性,特别是那些生鲜
冷冻产品,物流配送方面的要求比较高,需要配备专业冷藏设备,防止农产品损
坏和腐烂。《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2022)》显示,我国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
逐渐增高,对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相应的冷链物流需求也加大。虽然如今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系统逐渐优化,产品运输方式也变得多元化和高效性,
但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人均冷库容量和冷链耗损率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三)高素质电商人才缺乏,宣传和培训管理不到位
电子商务属于一大现代化新兴产业,一般要通过科技成果综合运用来实现其
发展,而这离不开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推动,但如今我国很多乡村的电子商务人才
都较缺乏。基于电子商务发展,需要专有人才进行农产品信息研究、数据分析,
制订产品包装设计方案,创新农产品运营和智能化支付方式,并强化全过程管理。
要想解决人才方面的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积极介入,做好人才素质培养和
专业培训工作,适当引入外地专业人才,或者通过现代化方式完成偏远地区的技
术人才输送,促进乡村农业发展。如今很多人还认为电子商务就是“会上网就能
开网店”,忽略了其他多个环节的理论知识学习和认识,比如农产品策划、安全
标准控制、包装设计、营销服务、物流配送等。但实际上,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就算是发展那些“粗放型”的乡村电商,也必须足够谨慎,
而这些都要依靠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管理来实现。但我国很多地区在电子商务专业
人才培养工作上的重视度还不够高,导致人才资源匮乏。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一)创新“互联网+”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深化“互联网+”模式,首先,要推进“互联网+农业”深度融合,处理好乡
村网络宽带方面的问题,大力发展乡村大数据和智能化网络工程,形成农业网络
大数据链,创新乡村农业大数据、网络化应用服务模式。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指优化农产品进程渠道、规划好产品出国线路、完善多
级物流管控体系,协调和安排好乡村电子商务链条上的各个工作,整合和有效运
用农产品电子商务相关资源。同时要保证乡村农产品短链供应,激发农产品流通,
联合电子商务农户、物流部门、供货商和合作社等各方,提供开放性信息和数据,
尤其要加强第三方资源运用服务,合理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与科研单位、教育部
门、金融方和企业形成良好的智能化生态环境,激进农产品经营方的智能化、网
络化发展,从根本上实现效率提升、质量提升的目标。
(二)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