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发布:2024-10-16约1.82千字共4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一、课标解读;二、高考考情分析;

明清时期阶段特征

;①高产粮食作物传入并推广;出现多种经营,经济作物品种繁多,

种植广泛;(2024.新课标.28)清乾隆进士李调元在《卖田说》中借佃户王某之口说明“卖田以佃田”的好处:家中有十亩耕地,难以养活十口之家;卖出自己的十亩地,则可以长期租佃一百亩维持生计,且能免于官府钱粮加派。当时农业中租佃关系的盛行

A.延续了个体农耕方式B.遏制了土地兼并扩大

C.抑制了商业货币经济D.削减了国家赋税来源

;四、基础知识;(2024·安徽)表1明代东南地区四县役银分摊表;四、基础知识;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明神宗实录》卷361;领域;【知识回顾】中国古代的手工业(链接选必二);材料一: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主,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蒋以化《西台漫记》卷4

材料二:“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康熙)《常州县志》

;领域;山西乔家大院——晋商乔氏家族的祖宅。;02;四、基础知识;选三P3;项目;(2)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①蔑视权威和教条,反对盲目崇拜孔子,否定儒学权威。

(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强调个性发展。

③强调人正当的私欲,批判“存天理,灭人欲”。

(他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别的见解,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④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李贽以童心论为基础,尊重人的自然本性,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家;1.(2024·浙江高考·17)南宋陈亮为学“俱以读书经济为事,嗤(嘲讽)空疏随人牙后谈性命者,以为灰埃”,世人“以为此近于功利,俱目之为浙学”;叶适指出“(士、农、工、商)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锦末厚本,非正论也。”明代王守仁认为“四民异业而同道”,明末清初黄宗羲进一步提出“工商皆本”。这些学者的理念()

A.挑战了封建的纲常伦理B.反映士农阶层地位逐步下降

C.促使重农抑商政策转变D.体现了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明清时期小说与戏曲;87版《红楼梦》剧照;明清时期小说与戏曲;霸王别姬;明清时期小说与戏曲;02;;时期;⑴概念:

⑵成就:

⑶影响:

;;;课堂小结;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五、真题演练;1.(2024·甘肃卷)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禁之时,民间多私携物品往交趾诸处,经日本转手贩卖,换取日本长崎银,将至中国,凿沉其舟,携银以归。私商冒险带回白银的深层原因是,当时明朝()

A.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B.白银主要来自日本

C.海上商业贸易发达 D.经济高度依赖白银;五、真题演练;五、真题演练;6.(2022·北京高考·4)下图的封面形式常见于明代刻本书籍,图中读书的人物为该书编刻者。该图可以佐证明代()

A.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技术B.戏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

C.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D.士人思想摆脱了专制束缚

;思考:明中后期以来,各经济领域发展概况?有何影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