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ppt
我们要给自己的热心找一个不可分离的伴侣,这个伴侣就是严格的观察。——巴斯德0102心灵绿茶二、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幼儿观察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比如3岁左右的幼儿大脑兴奋和抑制的发展不平衡,他们容易激动,抑制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只能观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的表面或明显的特征,其观察的印象也是模糊的、笼统的,不能区分事物的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对事物的细微差别分辨不清。而5--7岁的幼儿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机能都有所增强,他们能够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比较准确地认识周围的事物。他们不仅能注意事物的表面特征,而且能比较事物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分辨事物的细微差别。可见,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观察能力的发展水平有显著不同。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决定了幼儿的观察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缺乏稳定性。幼儿一般很少会自觉地为某一目的而进行观察,常常受到身边事物的较为突出的外部特征及当时的情绪、个人兴趣所支配。并且常常会在过程中忘记观察任务,或频繁更换观察对象。2、持续时间较短。实验显示,3岁左右的幼儿持续观察图片的时间大约只有5~6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有所延长,6岁时大约达到12分钟。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对象,观察时间会更短,有的不到一两分钟。3、缺乏系统性和概括性。有关眼动轨迹的研究结果表明,3岁幼儿在观察事物时,其眼球运动的轨迹是杂乱的,4~5岁幼儿的眼动轨迹越来越符合事物的轮廓,也就是说,幼儿在观察事物时尚缺乏系统性;同时,幼儿观察时往往也发现不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缺乏概括性。4、缺少观察方法。幼儿喜欢观察,但却不知如何科学地观察。我们都知道小朋友外出时,他总是东张酉望,左顾右盼,指东向西,恨不得一下干把周围的一切尽收眼底。显然,他的观察常常是杂乱无章的,并且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要观察的事物。具体的发展内容请看书P66-67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1、明确观察目的,正确定位观察内容这种方法主要针对幼儿在观察事物的时候缺乏稳定性而言的,给幼儿提出具体的观察目标的时候,任务描述得越具体,孩子观察的目的越明确,观察的效果就越好。观察必须要有目的,没有目的的观察,对幼儿的感知不会产生任何刺激,因此,这样的观察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也就毫无意义。第四节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一、什么是观察和观察力思考问题“观察”等于“看”吗?你如何理解“观察”呢?观察,让生活更美好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感官去认识自然界中各现象的活动,它是人们获得经验知识的方法。概念: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一)什么是观察2、观察的特点目的性一个人在进行感知时,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那只能算是一般感知,不能称做观察。只有当那种感知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时,它才能算是观察。因此可以说,目的性是区分一般感知和观察力的重要特点之一。(2)、条理性观察是一种复杂而细致的艺术,不是随随便便,漫无条理地进行所能奏效的。观察必须全面系统,有条不紊地进行。长期的观察需要如此,短期的观察也需要如此。按事物所处的空间说,可以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地进行观察。按事物外部特征说,可由大到小或者由小到大进行观察。按事物出现的时间说,可以由先到后进行观察。按事物本身的结构说,可以由外到内,也可以由内到外,或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可以由局部到整体,也可以由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01020304一般来说,有这样几种方式观察力包含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一是感知因素(通常是视觉),二是思维因素。思维参与观察力的主要作用,它可以提高观察的理解性。理解可以使我们及时地把握观察到客体的意义,从而提高我们对客体观察的迅速性、完整性、真实性和深刻性。(3)、理解性(4)、敏锐性观察的敏锐性指迅速而善于发现易被忽略的信息。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此。牛顿根据苹果坠地发现了万有引力规律,瓦特改善了蒸汽机。在学习活动中,同学之间的观察力千差万别,同是一个问题,有的同学一眼就看出问题的要害和内在联系,有的同学则相反。敏锐性的高低是观察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5)、准确性观察的准确性就是:A、正确地获得与观察对象有关的信息。在观察过程中,不只是注意搜寻那些预期的事物,而且还要注意那些意外的情况。B 、对事物进行精确地观察。C、搜寻每一细节。(二)什么是观察力首先进行观察力的测试A注意桌椅的摆放;B注意用具的准确位置;C观察墙壁上挂着什么。1、进入某个房间的时候,你:A只看他的脸;B悄悄从头到脚打量一番;C只注意他脸上的个别部位。2、与人相遇的时候,你:你从看过的风景中记忆了: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