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3.2 DNA分子的结构(共35张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下图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用文字填出1—10的名称。 P P P P A C T G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胞嘧啶(C)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胸腺嘧啶(T) 脱氧核糖 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碱基对 氢键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有关DNA中的碱基计算 1、与DNA结构有关的碱基计算 (A+G)/(T+C)= (A+C)/(T+G)= 1 1 ① 两条链不互补的碱基之和相等。 (A+G)/(A+T+G+C)= 1 / 2 ② 两链中不互补的碱基和与两链碱基总数之比等于50%(1/2)。 (A1+T1)/(A2+T2)= (G1+C1)/(G2+C2)= (A1+G1)/(T1+C1)= a, 则(A2+G2)/(T2+C2)= 1 1 1 / a ③ ④ 一条链中互补碱基的和等于另一条链中互补碱基的和。 一条链中不互补碱基的和之比等于另一条链中这种比值的倒数。 (A+T)/(A+T+G+C)=a, 则(A1+T1)/(A1+T1+G1+C1)= a ⑤ 两条链中互补碱基和与两条链碱基总数之比,与任意一条链的这种比值相等。 拓展题: 你能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导出相关的数学公式吗?推导后,尝试进一步总结这些公式,从中概括出一些规律。 ∵ A = T ,G = C ∴ A + G = T + C ∴ A + G T + C ( ) ( ) 50% 也可以写成以下形式: A + G T + C 1 ( ) ( ) ( ) ( ) …… 规律概括:在DNA双链中,任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 ,并为碱基总数的 。 A+T+C+G A+T+C+G A + C T + G A + C T + G 相等 50% DNA分子各种碱基的数量关系 : ① 在整个DNA分子中,A=T、G=C; A+G=T+C,A+C=T+G; (A+G)/(T+C)=1 ② 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的A+T=另一条链的T + A ; 同理,G+C = C+G ④如果一条链中的(A+T) / (G+C)=a,则另一条链中的(A+T) / (G+C)比例也是a;如果一条链中的(A+G) / (T+C)=b,则另一条链中(A+G) / (T+C)的比例是1/b ③两个非配对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0%。即 A+C=T+G=50%,A+G=T+C=50% ⑤在DNA分子中一条链中A+T的和占该链碱基比率 等于另一条链中A+T的和占该链碱基比率,还等于双 链DNA分子中A+T的和占整个DNA分子的碱基比率。 即: (A1+T1)% = ( A2+T2)% = 总( A+T)% 同理: ( G1+C1)% = ( G2+C2)% = 总( G+C)% * DNA分子的结构 早在19世纪,人们就发现了DNA的化学成分: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1953年4月25日,英国的《自然》杂志刊登了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在英国剑桥大学合作的成果, 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这一成就后来被誉为20世纪以来生物学方面最伟大的发现,也被认为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三人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思考:这一成果为何在当时引起极大的关注? 早凋的“科学玫瑰” -富兰克林( R.E.Franklin) 她和同事威尔金斯 在1951年率先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拍摄到DNA晶体照片,为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的结论,提供了决定性的实验依据。 但“科学玫瑰”没等到分享荣耀,在研究成果被承认之前就已凋谢。 (英,R.E.Franklin, 1920-1958) X衍射技术是用X光透过物质的结晶体,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