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题8.1.1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的特点.doc

发布:2017-07-11约2.3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的特点 通信方式=计算机与外设之间信息交换方式 并行输入/输出=并行通信方式 串行输入/输出=串行通信方式 用于 计算机与设备之间通信 定义 同时传输多位数据 逐位传输数据,即多位数据需多次传输 优缺点 速度快,引线多,距离短 速度慢,引线少,距离长 图示 接口 (数据流:输入、输出) 接口 接口 (通路:单工、半双工、全半双工) CPU(写) 并行输入/出线 设备 发送端 串行输入/出线 接受端 CPU(读) 接受端 发送端 位数 4位、8位、16位、32位、46位。 当传16位字符型数据时需两次传输过程 一位 低位先行规则 先传输最低位,接着 依次传输其余各位 要解决 解决CPU与设备间工作速度差异的问题 解决两端 “同步”(协调,配合)的问题: 传输方式 ①异步查询传输方式=有条件 ②同步传输式 =无条件传输方式 ③中断传输 ①异步通信方式 ②同步通信方式 接口芯片 可编程并行8255A接口芯片 可编程串行8251A接口芯片 2. 解决两端数据传输的 “同步”(协调,配合)问题: 概念 措施 措施1 波特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位数。 确定同步信号的传输速率: 为使在接收端恢复发送端发来的同步信号提供了可能。 接收端波特率 = 发送端波特率 波特率单位是bps。 标准的波特率: 110(bps)、…、19200(bps) 措施2 数据的传输格式 设置数据的传输格式 使接受方知道数据何时发送。 有了波特率和数据的传输格式,于是就可以在接收端实现同步信号的恢复和数据的正确接收 ·在异步通信方式中 | 帧 = 字符 | 1 .. 1 0 … 1 1 .. 1 | 空闲位 | 低…. 高 起始位=0 有效数据=数据位(5-8位)与奇偶校验验位 奇偶校验验位(1位或无) 停止位(1, 1.5,2位….) 空闲位=若干个1 起始位,奇偶校验验位,停止位 (称 为 辅 助 位) ·在同步通信方式中 (一)面向字符型的数据格式: ⑴单同步信息式(P172) | 帧 | SYNC CRC1 CRC2 同步 数据块 循环控制码 SYNC 数据 字节 … 数据 字节 CRC1 CRC2 字符 (冗余校验码) 【注】帧间无间隔,cpu来不及输出数据时,用同步字符填充。 ⑵双同步信息式(P172) ⑶外同步信息式((P172) (二)面向位型的数据格式: 例 SDLC==IBM的同步数据链控制规程 图8-9/ P173 措施3 时钟频率F:时钟发生器 发出的脉冲数/s 设置波特率因子 以下例说明 在异步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时,实现在传送数据的中心点(此处的信号最稳定)对接收信号线采样。 时钟周期T = = 一个时钟脉冲用时 传输速率=波特率=位数/s(即数据在串行数据传输线上的传输速率) 时钟频率F F = 波特率因子波特率 (16、32、64) 波特率= 每位所占用的时间长 =(s) = =波特率因子T 例 设波特率因子=16 | 16T | 一个数据位的时间长=16T 数 据 位 启 动 位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