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与养生.ppt
道家养生理念中国人的心理特点:勤劳节俭,自强不息;克己容忍,谦和持中;家庭为重,亲疏有别;伦理为纲,尊卑有序。”道家养生法: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私寡欲,知足知耻;知和处下,以柔克刚;清净无为,顺其自然”。道家修炼与养生第126页,共19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道家养生要旨以“超凡入圣,超圣入神,超神入化”为三大纲宗。以“性命双修”为特标方法,为一大总则。安神、定意、守心、制情为之四要。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以虚合道,为之修炼之道。第127页,共19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养生的三个核心问题第一睡眠之养第二饮食之养第三动静之养第128页,共19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养生从何起?饮食调养气血调养四时养生情志调养第129页,共19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医与养生第130页,共19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道家文化与中医养生《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医学的特点(特色)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辨证论治: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第131页,共19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同根同源,共生共荣。中医是世界上唯一有五千年连续发展史的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中医与传统文化第132页,共19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阴阳,五行理论体现了中医学养生保健理论的核心思想--整体,平衡。中医的养生保健的原则:就是顺应季节、天气、人际等的变化,调整人体自身,促进人体去适应这种变化,始终与外界环境达致平衡(和谐)状态,从而保持健康。第133页,共19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道则相通术则盛极一时,道则流行千古。进则济世,退则救民,不为良相,必做良医。良医功同良相。第134页,共19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易经》《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孔子《尚书序》第135页,共19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中和人事。中医理论的超前性、开放性、包容性。SRAS的参与传统文化的魅力第136页,共19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传统文化是中医养生智慧的源泉医易同源天人相应阴阳之道道法自然中庸之道生生之道第137页,共19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整体观念人体自身是一个整体人体与外部的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人体与外部的社会环境是一个整体人体的疾病,要放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大背景之中讨论。第138页,共19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平衡观念平衡才能健康人体自身平衡人体与外界的自然环境保持平衡可以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当今社会,保健养生的意义更为突出中国人缺的不是某种物质元素,而是缺的平衡。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第139页,共19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群经之首,原点文化。“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医易相通。“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阴阳五行、藏象、气化、运气学说。(一)医易同源第140页,共19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易》与养生简易复杂问题简单化,生活化。变易顺应四时,三因制宜。不易生活规律,一张一弛。第141页,共19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天有阴阳,人有脏腑;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地有江河,人有血脉。体内元素与地壳,血液电解质与海水。(二)天人相应第142页,共19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天长地久的启示无私无欲,平等博爱养生重在涤除私心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第143页,共19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波菜含铁质、叶酸预防心血管疾病绿茶可预防心脏病各种癌症抗胃癌、食道癌肝癌、皮肤癌清除体內污染第94页,共19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花菜富含胡萝卜素及维生素C可预防癌症燕麥降低高血压胆固醇,預防大肠癌心脏病抗乳腺癌、胃癌直肠癌等清除体內污染第95页,共19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蕃茄含抗氧化红番茄素及丰富维生素C預防前列腺及消化系统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