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西省朔州市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发布:2025-03-25约6.79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西省朔州市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数学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某市为早日实现目标,现将甲、乙、丙、丁4名干部派遺到、、三个贫困县扶贫,要求每个贫困县至少分到一人,则甲被派遣到县的分法有()

A.6种 B.12种 C.24种 D.36种

2.已知全集U=x|x2≤4,x∈Z,

A.-1 B.-1,0 C.-2,-1,0 D.-2,-1,0,1,2

3.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值为()

A. B. C. D.

4.已知复数z满足(i为虚数单位),则在复平面内复数z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①“”的否定;

②在中,“”是“”的充要条件;

③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的图象.

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A.0 B.1 C.2 D.3

6.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函数图象的一条对称轴的方程可以为()

A. B. C. D.

7.已知正四面体的内切球体积为v,外接球的体积为V,则()

A.4 B.8 C.9 D.27

8.“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最早可见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卷下第二十六题,叫做“物不知数”,原文如下: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现有这样一个相关的问题:将1到2020这2020个自然数中被5除余3且被7除余2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一个数列,则该数列各项之和为()

A.56383 B.57171 C.59189 D.61242

9.已知双曲线的焦距为,过左焦点作斜率为1的直线交双曲线的右支于点,若线段的中点在圆上,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 D.

10.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

A. B.

C. D.

11.已知集合,,,则()

A. B. C. D.

12.已知且,函数,若,则()

A.2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函数在的零点个数为_________.

14.设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且,则______.

15.某市公租房源位于、、三个小区,每位申请人只能申请其中一个小区的房子,申请其中任意一个小区的房子是等可能的,则该市的任意位申请人中,恰好有人申请小区房源的概率是______.(用数字作答)

16.已知,则_____。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底面为菱形的直四棱柱,被一平面截取后得到如图所示的几何体.若,.

(1)求证:;

(2)求二面角的正弦值.

18.(12分)如图,三棱锥中,点,分别为,的中点,且平面平面.

求证:平面;

若,,求证:平面平面.

19.(12分)已知与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其横坐标分别为().

(1)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求证:.

20.(12分)如图,三棱台中,侧面与侧面是全等的梯形,若,且.

(Ⅰ)若,,证明:∥平面;

(Ⅱ)若二面角为,求平面与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21.(12分)自湖北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惑染的肺炎疫情以来,武汉医护人员和医疗、生活物资严重缺乏,全国各地纷纷驰援.截至1月30日12时,湖北省累计接收捐赠物资615.43万件,包括医用防护服2.6万套N95口軍47.9万个,医用一次性口罩172.87万个,护目镜3.93万个等.中某运输队接到给武汉运送物资的任务,该运输队有8辆载重为6t的A型卡车,6辆载重为10t的B型卡车,10名驾驶员,要求此运输队每天至少运送720t物资.已知每辆卡车每天往返的次数:A型卡车16次,B型卡车12次;每辆卡车每天往返的成本:A型卡车240元,B型卡车378元.求每天派出A型卡车与B型卡车各多少辆,运输队所花的成本最低?

22.(10分)已知数列中,,前项和为,若对任意的,均有(是常数,且)成立,则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