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金属塑性成形.pptx
第八章金属塑性成形;锻压加工方法;一、工艺基础;2、条件
1)塑性材料。低碳钢、铝、铜合金最好;
2)受力塑性变形、满足屈服条件:
σσs(材料屈服强度)。
;3、方法
1)锻造自由锻造和模膛锻造
;2)板料冲压(又称薄板冲压和冷冲压);3)冷拔和冷镦
;4)轧制、挤压等;金属塑性成形是利用金属材料所具有的塑性变形规律,在外力作用下,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零件或毛坯的加工方法。
压力加工与其它成形方法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能改善组织,提高性能;
(2)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3)具有较高的生产率;
(4)获得精度较高的毛坯或零件。
不能加工脆性材料、形状特别复杂、体积特大件。
金属具有良好塑性,得以压力加工。;;第一节金属塑性变形基础;;;;第二节自由锻;自由锻基本工序;应用:单件、小批量生产,
大型锻件的唯一锻造方法;
;;二、自由锻工艺规程的制订;锤上自由锻工艺规程的制订;3、确定变形工步;;半轴自由锻工艺;三、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比较下列锻件的结构工艺性;自由锻件结构工艺性;2)锻件由数个简单几何体构成时,几何体的交接
处不应保留空间相贯曲线;;3)自由锻锻件上不允许设计出加强筋、凸台、工字形截面和空间无规则曲面形状;;4)锻件形状较复杂时,可设计成几个简单件构成的组焊或装配结构;;第三节模锻;;三、模锻件结构工艺性:;4)避免薄壁、高筋、局部凸起等结构。
;5)在可能条件下,应采用锻—焊组合工艺,
以简化锻造工艺和降低制造成本。;第四节板料冲压;前提:塑性良好的
薄板容易成形,可以
冲压成复杂空间立体
零件,且省料、省力,产品精度高,表面质量好。;板料要求:低碳钢、铝、铜、镁合金等。厚度一般不超过10mm,表面无伤痕。
设备:剪板机(剪成
条料)、冲床、液压机等。;;数控冲床;由于冲压加工的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原材料性能的不同。当前,在生产中所采用的冲压工艺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可分成:分离工序与成形工序两大类。
1、分离工序在冲压过程中,使冲压件与板料沿一定的轮廓线相互分离,同时,冲压件分离断向的质量,也需满足一定的要求。
特点:是板料受外力作用后,应力超过σb,使得板料发生剪裂而分离。
2、成形工序使冲压毛坯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并转化成所要求的成品形状,同时,也应满足尺寸精度方面的要求。
特点:是板料或冷挤压毛坯,受外力后,应力超过σs,但低于σb,经塑性变形后成一定形状。;;;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2)对弯曲件的要求;(3)对拉深件的要求;(4)改进结构可以简化工艺及节省材料;2)采用冲口工艺,以减少组合件数量;
3)在使用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应尽量简化
拉深件结构,以便减少工序,节省材料,
降低成本。;;本章小结;作业;手工电弧焊、电源接法,焊条及选用,焊接接头及其组织、性能。;;;某型号的柴油机凸轮轴,要求凸轮表面有高的硬度(50HRC),而心部具有良好韧性,原来采用45钢调质处理再在凸轮表面进行高频淬火,最后低温回火,现因工厂库存的45钢已用完,只剩15钢,拟用15钢代替。试说明:
(1)原45钢各热处理工序的作用
(2)改用15钢后,仍按原热处理工序进行能否满足性能要求?为什么?
(3)改用15钢后,为达到所需要的性能,在心部强度足够的前提下,应采用何种工艺。
答:(1)45钢调质,获良好的综合性能
表面淬火+低温回火,使表面获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2)改用15钢后仍按原工艺,不能满足性能要求。
因15钢含C量低,调质后综合性能远不及45钢,特别是强度和硬度
(3)改用15钢后,应采用渗碳工艺,渗碳后淬火+低温回火处理,心部保持足够的强韧性,表面具有较高的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