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串讲资料复习重点.doc

发布:2016-08-18约1.31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江宁条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4年日本在中国旅顺大屠杀1900年俄国制造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广学会是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发行《万国公报》。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1年广州郊区三元里人民与英国侵略者展开战斗。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1867年美国海军入侵台湾,副舰长马肯基被击毙。1874年日本陆军中将西乡从道侵入台湾,遭到高山族人民迎头痛击。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台湾人民与总兵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虎门;江南提督陈化成在吴淞西炮台以身殉国;副都统海龄在镇江战死疆场。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提督史荣椿、乐善战死。 中法战争期间,法舰进攻基隆,被刘铭传守军击退;1885年冯子材率领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扭转了中法战局。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左宝贵战死平壤;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为国捐躯。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1东北成为俄国的势力范围;2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3长江流域成为英国的势力范围;4福建是日本的势力范围。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获得他国在中国获得的所有利益。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并未实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是一个重要原因。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穆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 魏源编纂《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开创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喊出“救亡”的口号。翻译《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在广州、上海等地经营近代工商业,其中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19世纪60年代以后,在洋务企业中,又产生了一批产业工人;70年代以后,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中国产业工人队伍又一次得以扩充。 孙中山的兴学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简答、论述题: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特点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高度中央极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被称作“大一统中央极权制”)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一方面受压迫,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的革命或保持中立另一方面因力量薄弱,与有千丝万缕联系,斗争中缺乏彻底性。两特点和双重性格不能引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受、三重压迫,革命性强人数虽少,相对集中(地域上集中在城市行业上主要集中在纺织、采矿、铁路、航运等行业),形成革命的力量;破产农民,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所以,中国工人阶级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 《中国近代史纲要》串讲资料 14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