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意蕴、愿景与路径.pdf

发布:2025-03-25约1.05万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研究2024年第12期教育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意蕴、愿景与路径*

12

李婷,崔岐恩

(1.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温州325035;2.温州大学教育学院符号教育学研究所,浙江温州325035)

【摘 要】2024年1月,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上海发布《中国智慧教育发展报告2023》《数字教育合作上海倡议》

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人工智能主导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教育颠覆式创新

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可加速教育去实向虚、促发符号教育时代来临,但人工智能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为此,文章基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实质内涵,论述其功能意蕴,并从知识

观、学习观、教学观和课程观出发,论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愿景,基于相关核心要素探索有效教育路径,旨在推动

科技发展和教育发展相向而行,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困境;路径

一、引言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教育领域掀起一场内源性

教育变革。本文从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角度出发,从人

人工智能技术的颠覆式创新是信息化时代全球最重

工智能赋能教育实质内涵入手,论述其功能意蕴,并从

要的技术社会变革。党的二十大对推进教育数字化作出

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和课程观出发,论述人工智能

专门战略部署:“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

赋能教育的愿景。最后,基于相关核心要素,探索有效

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国际

教育路径,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中提出:“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

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意蕴

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

[1](一)人工智能赋能的实质内涵

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教

“人工智能”是一种以计算机科学、生理学和哲学为

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也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教育信息

化可持续发展机制,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基础的新型科技科学。任何一种利用机器代替人进行认

学的学习型社会,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走出一条知、识别、分析和决策的行为,都可以看作采用了人工

[2]智能技术。所谓“赋能”就是将特定的能力与力量,赋

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2024年2月,教育

部公布了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旨在以点带面、予给一个特定的行业、行业或主体。那么,“人工智能赋

鼓励全国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先进做法,推动更多中能教育”是指在“互联网+”背景下,将人工智能技术

小学校探索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扩大人工智能教育覆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创新与课堂教学变革的

面和受益面。这将会在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建设、学科融进程,它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内在的驱动力与技术支撑。

合、教学方式变革、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教师数字(二)人工智能赋能的功能意蕴

素养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功能意蕴主要体现在学生、教

进区域人工智能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2024年3月,师、课堂、课程等核心要素。

教育部进一步提出加快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