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传感器与信号处理技术课程标准 .pdf

发布:2025-03-22约1.29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传感器与信号处理技术课程标准--第1页

《传感器与信号处理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301042011

学时:36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专业课程,重点介绍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结合工程应用实际,了解传感器在各种电量和非电量检测系统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使用各类传感器

的技巧和能力,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工程测量设计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了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动向。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技术课,也是后续的电气综合实训、电工中、高

级职业资格证书(其内容约占20%)、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基本技能养成课程,即是职业素质养成

与职业能力培养最基本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是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按照“工学结合、

工学交替”的改革思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使用各类传感器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进

一步应用传感器解决工程测控系统中的具体问题。

要求理解不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常用的测量电路;能够对常用传感器的性能参数与主要技术

指标进行校正与标定。掌握传感器的工程应用方法,并能正确处理检测数据。了解传感器技术发展

前沿状况,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建议本课程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使用各类传感器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进

一步应用传感器解决工程测控系统中的具体问题。要求理解不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常用的测量电

路;能够对常用传感器的性能参数与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校准与标定。掌握传感器的工程应用方法,

并能正确处理检测数据。了解传感器技术发展前沿状况,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

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

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构建后续专业技术学习和工作的接口与通道。

(二)具体目标

1.职业知识目标

(1)掌握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与技术指标

传感器与信号处理技术课程标准--第1页

传感器与信号处理技术课程标准--第2页

(2)熟悉电阻、电感、光电(光纤、光栅)、半导体、液位等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3)熟悉磁电式传感器与霍尔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4)熟悉半导体物性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5)熟悉温度检测系统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6)熟悉压力检测系统、液位测检系统

(7)熟悉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

(8)掌握各种类型传感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安装维护要点、和特点及适用范围。

2.职业技能目标

(1)学会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能进行传感器的标定和校准、会对应变电阻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与电子秤的标定。

(2)能够对螺线管电感位移测量传感器与电感测微仪放大电路设计、调试。

(3)会使用圆柱形电容位移测量传感器与数字式容栅千分尺。

(4)熟悉光电效应、光电器件及光电计数传感器的应用场合、会使用。

(5)会用半导体光吸收型光纤温度传感器

(6)掌握数字式光栅传感器在工程上的应用.

(7)熟悉霍尔效应与霍尔元件,霍尔式转速传感器与霍尔开关的使用.

(8)会压电效应、压电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测量电路,压电加速度传感器使用.

(9)会气体传感器的使用与有害气体测量.

(10)会湿度传感器的使用与湿度测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