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普通高校蒙古族音乐教育现状分析和建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蒙古地区普通高校蒙古族音乐教育现状分析和建议
摘要:如何在大学生中更好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民族音乐修养,改变一些大学生淡漠民族文化的心理,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在高校开展蒙古族音乐教育,有利于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增强民族情感,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校;蒙古族音乐;音乐教育
Abstract: how to better in college students of carrying forward the national music culture, the improv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music culture, change some college students indifference national cultural psychology, is placed in every one of us hav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education workers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before. Mongolian music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excellent national music culture inheritance, to strengthen national emotion, help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words: university; Mongolian music; Music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过去我国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主要是依赖于三种传承方式――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社会民俗生活传承,而且几乎是“口传心授”传承模式。然而笔者研究发现,内蒙古地区的音乐教育与汉族地区所进行的蒙古族音乐教育,现在大多还处于自发状态。有的地方原已开展的蒙古族音乐教育,因各种困难不能继续;原本实行“双语”音乐教育的民族地区或学校,如同语言教学一样,也由“双语”变成了“单语”教学。在音乐、艺术院校实施蒙古族音乐教育,还处于起始阶段。
开展蒙古族音乐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入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开拓音乐视野,弘扬民族精神,提高综合素质,音乐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音乐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音乐教学通过美好的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在高校开展蒙古族音乐教育,可以激发青年人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丰富其民族审美情感,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审美能力。学校音乐教育应充分挖掘原生态音乐资源,让学生了解熟悉我国各民族丰富的音乐文化,在本土音乐文化熏陶中增强民族情感体验。同时,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如何把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音乐引入大学生的课堂,让大学生了解自己本土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的自信心,作为在普通高校中的研究生,笔者就此谈谈个人的设想。
一、内蒙古地区普通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
1、近年来,为加强高校艺术教育,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令。如:教育部2002年7月25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的形式颁布的《学校教育工作规程》的“总则”中明确指出,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目前内蒙古的普通高校中,普遍开设的有关音乐方面的艺术选修课是“音乐欣赏”“音乐概论”。从已开设的反应来看,这些音乐选修课确实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发挥了它特有的作用。翻开这些课本,我们可以看到,基本上是以西方音乐为标准的,从巴洛克时期一直详细地介绍到二十世纪的流行音乐,但对中国的民族音乐,特别是蒙古族音乐,或未提起,或一带而过,这就使得蒙古族音乐教育没法从理论上体现出来。
2、由于内蒙古地区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起步较晚,再加上学生的专业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他们所接受的音乐教育水平不相同等问题,目前,音乐教育课严重缺乏教学指导性大纲和与之相适应的教材。据调查,现有的蒙古族音乐教材是专业音乐教育使用的教材,内容比较专业,教材没有根据非艺术类大学生特点来制定,并不适应内蒙古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使用。
二、内蒙古地区普通高校民族音乐教育问题的分析
1、蒙古族音乐教育理论需要进一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