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夏商周时期思想.ppt

发布:2025-02-09约2.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阴阳思想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易·彖辞》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易·彖辞》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系辞下》阴阳思想阴阳是不是恒定的?它会不会有变化?阴阳思想阴和阳不是固定的,在不同的对应物下,阴可以转为阳,阳也可以转为阴。五行思想五行,是中国人的思想律,是中国人对于宇宙系统的信仰。——顾颉刚《古史辨·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五行思想五行体系最早是从五方开始的。北西中东南五行思想文献资料中最早确立五行说的是《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五行思想五行排序的意义水火木金土五行思想水和火排在前面二位这种对水与火的尊重,实际是出于民生上的理由。五行思想土排在最后在很长的时间里,土却总是最尊,大有压轴或压阵的架势五行思想史伯对曰: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范蠡对曰:唯地能包万物以为一,其事不失,生万物,容畜禽兽,然後受其名而兼其利。(《国语.越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土所以不名时者:地,土之别名也,比於五行最尊,故不自居部职也。(《太平御览》卷十七引《乐记》佚文)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反於土。(《庄子.在宥》)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生也。(《管子.水地》)五行思想五行大系人们将各种事物与五行相配合,如以五色(黑白黄赤青)、五音(宫商角徵羽)、五谷(麦菽稷麻黍)、五臭(膳焦香腥朽)、五牲(牛羊猪鸡犬)、五脏(心肝脾肺肾)、五德(仁义礼智信)等等来配木火金水土,构设了一个庞大的五行大系网络,天地万物莫不可纳入其中。五行思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土所以不名时者,地,土之别名也,比於五行最尊,故不自居部职也。(《礼记.乐记》佚文,据《太平御览》)三、孝与孝道1、文献关于孝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舜(舜)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尚书?尧典》)2、殷商甲骨文中开始出现“孝”字商人的先公、先王都有宗庙,受到子孙定期或不定期的祭祀。祭祖形式的制度化,表明当时“孝”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3、周代确立了宗法制度,不孝被视为最不可饶恕的罪行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尚书?康诰》)第二讲夏商西周时期思想殷商卜辞第一节一、几个概念甲骨文:甲骨文又指殷墟文字,指的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它们是殷王室占卜和记事的纪录。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占卜:所谓占卜,就是通过用火灼龟甲、兽骨,使之出现裂纹,再从裂纹的粗细、走向来判断吉凶的一种巫术。巫与史:殷商的占卜有双重职能,一方面他们用祭祀仪式沟通神界,用占卜的方法传达神的语言,这叫做“巫”。一方面他们将人的愿望和行为记载下来,印证神的旨意并传之后世,这就叫“史”。后世的“巫”渐渐演化为专指从事占卜的人,“史”则指史官。二、殷商卜辞中表现出的观念系统神的谱系开始建立祖先崇拜与祭祀神的谱系开始建立在这个谱系中,第一位的是“帝”。帝其于生一月令雷。丙寅卜,争贞,帝其令雨。“帝”以外的自然神神的谱系开始建立包括自然界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一切动植物,都被视为有神性特质,尊为神灵,加以供奉和崇拜,以祈求福佑,攘除灾祸。在这些自然之神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天体天象的自然神和关于大地的自然神。神的谱系开始建立处在中央位置的是“帝”,他的四方各有神袛为其辅佐。如此就有了一个整饬的结构。祖先崇拜与祭祀在殷人的观念中,先公的神灵能作祟于王,也能庇佑于王,因此殷人对先公的祭祀相当隆重。同时,他们对先王的祭祀也非常频繁。祖先崇拜与祭祀未卜,求雨,自上甲、大乙、大丁、大甲、大庚、大戊、中丁、祖乙、祖辛、祖丁十示,率牡。周人的宇宙、社会与道德观念第二节可依据的文献现在据以考量周人思想的材料比殷商丰富的多,主要有:《尚书》《逸周书》《史记·周本纪》《左传》《国语》诸子著述《诗经》铜器铭文甲骨卜辞一、周人的天命观中国政治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