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读奇文探主旨: 把握文章脉络后,反复诵读关键语句,读中见情,读出文意。领悟文章的主题在于抒发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怀才不遇之情,委婉曲折地表达对所谓“圣君”“明时”的不满情绪。 四读探主旨 四美二难 奉宣室以何年 (仕途坎坷报国无门) 冯唐 李广 贾谊 梁鸿 (宽慰失意之人) …… (壮志不坠) 孟尝阮籍 (微怨失望) (兴尽悲来) 《滕王阁序》原是一篇游宴诗集的序,从它早先的文题《滕王阁诗序》和本文的结尾都可以看出这一点来;但若就实质而言,它又是一篇抒情散文,其主体部分先写滕王阁的宏伟建筑和赣江的明丽秋色,然后由景生情,以低回反复的手法抒写作者“不见长安”之叹和仕途绝望的情怀。 这就应联系王勃的际遇。他外露的才华和不羁的作风,被时人看作露才扬己、恃才傲物,因而为社会所不容。所以他的不遇之悲,是对社会(“盛世”)现实的控诉和揭露。他慨叹宇宙无穷,表露出对人生短暂和功业不就的感伤;他悲悼盈虚有数,表明自己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他引用众多典故,从各方面说明自己的困顿处境,在这里既表现出嗟悲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又感情急转,表示自己壮怀白首不移,清操愈厉,困而弥坚。 这样,文笔跌宕,写失意的悲哀,成为对时代的抨击;又写积极的壮怀,表现出一种用世的乐观。 讨论:怎样看待王勃的思想感情? 五读奇文求鉴赏: 在朗读中,感受文章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魅力,根据体验、兴趣选其一点品评、评价,以达到强化延伸的目的,真正做到感受、理解、品评,学以致用。 方式:1、各自诵读 2、集体齐读 本文全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此序当为赠序而非书序。聚散之因缘,登高之见闻,贤主嘉宾之寒暄,旧识新交之志趣等都是赠序之应有之义。如何立意寓旨,如何取舍结构,则颇见为文之功底。王勃天生才智,宛如妙手偶得。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 艺术鉴赏 诗意之美 形式之美(节奏,词采,用典) 绘画之美(构图,技法,色彩) 音乐之美(追求文字声调的平仄相对) 请就文章以下几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参差错落,音节和谐之美 浓淡冷暖,色彩变化之美 远近高低,上下浑成之美 滕王阁序 宕收开合,虚实相映之美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石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新唐书·王勃传》 《唐摭言》卷五载:“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乃以纸笔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孤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jue左右惊顾)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写作背景 [明]文征明书《滕王阁序》 本文在唐代已脍炙人口,被认为“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名句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为论者所激赏。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解题: 你能完成多少? 1、翼轸( yìzhěn ) 2、襟( jīn ) 三江 3、鹤汀( tīng ) 4、凫( fú )渚( zh? ) 5、川泽纡( yū ) 6、孤鹜( wù ) 7、樽( zūn ) 8、迥( ji?ng ) 9、盛筵( yán ) 10、梓( z? )泽 11、襜( chān )帷 12、睢( suī )园 13、瓯( ōu )越 14、骖騑(cān fēi ) 15、睇眄( dì miǎn ) 16、棨戟( qǐ jǐ ) 17、披绣闼( tà ) 18、叨( tāo )陪鲤对 19、遄( chuán )飞 20、命运多舛( chuǎn ) 判断词语注音、释义的正误: jīn 上衣、袍子前面的部分 1、襟( ) 三江 2、躬逢胜饯( ) 3、鹤汀( ) 4、凫( )渚 5、川泽纡( ) 6、孤鹜( ) 7、迥( ) 8、南溟( ) 9、胜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