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平等待人(第二课时)__.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小凯真的没有权利参加公益募捐活动吗? (2)他在班里真的是“下等人”吗?这样对他对吗?为什么? (3)为了改变这些现象,可以做哪些努力?如果不改变,会产生哪些后果? (1)我们班有同学给别人起外号吗? (2)给别人起外号实际上一种什么行为? (3)为了禁止这种行为,你可以采取什么行动? 近几年来我国在社会保障上体现平等的举措有哪些? 1、2010年3月8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其中“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 ,保障公民都享有平等的选举权 2、2010年11月30日 08:14??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我国将逐步减少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计划到“十二五”末,把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减至30%以下,达到国际水平。 3、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促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惠及广大的农民。 * * * 主题词:平等 尊重 第二课时 知识回顾 一、尊重平等的人格(如何) 二、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1、平等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 2、平等在社会进步中实现 2.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尊重他人,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他人,不因人们之间的差异而划分尊卑等级,显示不同的态度,这是一个正直的人应有的待人之道;也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1.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 每个人天生就应该具有同等的生命权利、发展权利、追求幸福的权利; 三.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1.现实中存在差异和不平等的原因 2.对待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的正确态度 1.你怎么认识这几位同学向《心声》节目反映的问题? 2 .我们班还有哪些类似现象?为了改变这些现象我们可以做什么努力? 小组讨论: 1)小文为什么不喜欢? 2)小文在班里受到怎样的对待? 3)如果文中的小文是你自己,你希望别人怎么待你? (1)小兰心里为什么不好受? (2)我们班有像小兰的同学的人吗?请举例,他们这种行为对吗?为什么? 小组交流 1.这几位同学向心声节目反映了什么问题? 2.小文、小凯、小兰、阿峰受到了什么对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他们应受到这样的对待吗? 3.如何评价这样的待人态度?这样待人会产生什么后果? 4.我们班有类似的现象吗?为了改变这类现象,我们可以作什么努力?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P43思考: 1、什么是平等待人的正确态度? 四、消除歧视,平等待人 2、怎样才能做到平等待人? 对各种人,无论其天赋、出身、贫富、职务如何,都本着真诚、尊重、友善、礼貌的态度相待。 (1) 做到平等待人,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 (2) 做到平等待人, 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3) 做到平等待人, 摒除陈腐观念。 (4)认清歧视的错误和危害,努力去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歧视,共同建立彼此平等相待,真诚和谐的人际关系。 名人名言 平等是各种善的根源,极度不平等是各种恶的根源。 ——[法]霍布斯 学校合唱团又要招聘新成员了。公布的条件是: 1、唱歌好。 2、长相漂亮。 3、身高160厘米以上。 4、学习成绩中等以上 5、家庭有经济能力置办演出服装。 你赞成以上公布的条件吗?为什么?你认为合适的条件应该是什么? 来自民工子女的声音 读书期间,无锡当地的一些同学对老师和他们本地的同学都很有礼貌,对老师也很尊重,可是每当与我们民工的孩子发生矛盾时,他们总会骂我们 “乡巴佬”、“外地人”。他们的父母也总是不让他们和我们一起玩,说我们外地民工的孩子都是坏孩子。 你认为无锡当地的这些同学形成人格平等的观念了吗,为什么? 你认为“外地民工的孩子都是坏孩子”吗,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寻找不和谐的音符:请仔细审视自身、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从中找出不尊重他人、不平等待人的言行,并提出消除此类现象的建议。 社会环境中 家里 班级或校园中 我自身 我的建议 存在的现象 阅读与感悟 请同学们课文P44-45《不坐人力车》 思考: 1、文章从哪些方面体现出陶行知尊重、平等对待人力车夫? 2、你从陶行知的言行中领悟出了什么道理? 陶行知尊重劳动人民,真诚平等待人,以自己的行为改变社会的不平等的高尚品德情操。 1、现实中存在着差异和不平等 2、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的原因 3、对待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的正确态度 小结: (1) 做到平等待人,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