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八、对策实施 实施二、针对无掰安瓿防护用具,自行设计简易掰安瓿装置。 表12 实施前后对比表 序号 操作环节 实施前受伤人数 实施后受伤人数 1 掰安瓿割伤 23 7 实施前 实施后 3、以上两种装置用后放于指定容器消毒,每日更换消毒液。 实施后,对掰安瓿导致的锐器伤进行了统计,见表12。 八、对策实施 实施三、针对自我防护意识淡漠,加强自我防护知识培训及宣教,制定防锐器伤安全禁令,规范操作行为。 (一)、要求人人掌握戴手套指征,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皮肤黏膜有破损时,均应戴手套。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要比未戴手套减少50%以上。 (二)、制定九大安全禁令 1、禁止徒手捡针头 2、禁止回套针帽 3、禁止用手分离针头与注射器 4、禁止将拔下的针头重新插到输液袋上 5、禁止利器盒内容物过满 6、禁止利器盒内利器外露 7、禁止徒手捡玻片 8、禁止徒手整理操作台 9、禁止二次处理废弃针头 (三)、将九大安全禁令及职业防护内容纳入护理理论和技术培训考核中。 八、对策实施 实施三、针对自我防护意识淡漠,加强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 八、对策实施 实施三、针对自我防护意识淡漠,加强自我防护知识培训及宣教,制定防锐器伤安全禁令,规范操作行为。 实施后,对自我防护意识淡漠导致的锐器伤进行了调查,见表13。 发生方式 操作环节 实施前受伤人数 实施后受伤人数 将拔下的针头重新插到输液袋上 4 1 使用后针头刺伤 用手分离针头与注射器 3 1 利器盒内容物过满 3 1 其他 2 2 玻片割伤 徒手捡玻片 4 1 徒手整理操作台 3 1 其他 2 1 合计 21 8 表13 实施前后对比表 八、对策实施 表14 实施前后对比表 以上三种措施实施后,对实施效果进行统计,见表14. 九、效果确认 表15 2013年5-7月护理人员锐器伤情况调查表 结论: QC小组本次活动目的达到。 开展前 开展后 目标 41.56% 22% 18.52% 对策实施后,小组成员于2013年5-7月对活动效果进行验证,见表15。 十、效益评价 1、经济效益 锐器伤后经费支出情况包括:锐器伤发生后相关抗体检测(126元)、应急免疫球蛋白接种(300元)及疫苗接种(66元)。 2013年1-3月发生针刺伤48例 ,其中相关抗体检测及疫苗接种支出费用:A1=(126+66)×48=9216(元) ;应急免疫球蛋白接种2人,费用支出: A2=300×2=600(元)。共计:F1=A1+A2=9816(元)。 2013年4-6月发生针刺伤14例 ,相关抗体检测及疫苗接种支出费用:F2=(126+66)×14=2688(元)。 利器盒成本10元,按每两天节约1个,自2013.01.01-07.30节约利器盒106个。 F3= 106×10=1060(元) 节约:F=F1-F2+F3 =9816-2688+1060=8188(元) 有效减少血源性疾病的传播途径,降低感染率,保障医疗安全。 2、社会效益 十一、巩固措施 1、将自制处理一次性废弃针头装置及自行设计两种简易掰安瓿装置继续推广应用。 2、将职业防护内容纳入护理理论和技术培训考核中。 3、将对职业防护的认识提升到和无菌技术操作同等重要的高度。 采取以上措施后,我们小组于2013年8-9月对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进行了统计,见表16。 表16 2013年8-9月护理人员锐器伤情况调查表 十二、下步打算 通过这次QC活动,使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率由41.56%下降到18.52%,达到了预期目标。同时,我们发现虽然我院已制订了职业防护的相关制度,但对制度的执行情况缺乏有效监督措施,以及未建立严格的锐利伤后对受伤护士进行跟踪随访制度。以后我们会在这些方面进行改进。 谢谢! 胜利石油管理局河口中医院QC成果汇报 院感QC小组 发布人:冯延芳 2013年8月 二、选题理由 医疗锐器伤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危险的传播途径之一,20多种病原体可经锐器刺伤接种传播,其中危害最大的是HBV(乙型肝炎病毒) 、HCV (丙型肝炎病毒) 、H 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据报道,针刺伤时只需0. 004 ml带有HBV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QC小组对我院2013年1-3月的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调查,见表3。 表3 2013年1-3月护理人员锐器伤情况调查表 为降低职业性伤害,QC小组选择 “降低
显示全部